拆迁许可证的申请条件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1-03-30 10:13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对于拆迁组来讲,在进行房屋拆迁的时候,是需要得到相关行政部门的审批,拿到拆迁许可证的情况下,才能够对房屋进行拆迁和拆迁户进行安置。那么拆迁许可证的申请条件是什么?下面找法网小编为大家具体的介绍一下。

  一、拆迁许可证的申请条件是什么

  需要拆迁房屋的建设单位应当向拆迁房屋所在地的区、县房地局提出申请,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后,方可拆迁房屋。重大市政建设项目拆迁房屋的,应当向市房地资源局提出申请。建设单位申请领取房屋拆迁许可证时,应当提交下列文件:

  (一)建设项目批准文件;

  (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三)国有土地使用权批准文件;

  (四)拆迁计划和拆迁方案;

  (五)本市银行出具的补偿安置资金专用存款帐户的存款证明;

  (六)产权清晰、无权利负担的安置用房证明。

拆迁许可证的申请条件是什么

  二、拆迁申请的流程

  1、拆迁人向被拆迁房屋所在地区、县国土房管局提出拆迁申请,提交相应文件,申请办理《房屋拆迁许可证》。

  2、拆迁人填报《城市房屋拆迁许可证申报审批表》。

  三、拆迁许可证审批的流程

  1、区、县国土房管局对申请事项进行审查,经审查符合条件的,核发房屋拆迁许可证。

  2、属于市确定的重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区、县国土房管局应当报经市国土房管局复审同意后,方可核发房屋拆迁许可证。

  3、跨区、县建设工程的,区、县国土房管局应当报经市国土房管局复审同意后,方可核发房屋拆迁许可证。

  4、国土房管局在审查房屋拆迁申请时,设计拆迁中央机关、队所有房屋时,应当征求有关管理部门的意见。

  5、区、县国土房管局审查、核发房屋拆迁许可证后,报市国土房管局备案。

  以上就是关于拆迁许可证的申请条件是什么的相关介绍,对于拆迁人来讲,在进行房屋拆迁的时候,要了解一下具体的流程,得到房管局等相关部门的审批之后,拿到房屋拆迁许可证才能够进行房屋的拆迁。对此有不明白的建议可以咨询一下找法网的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申请建筑施工许可证需满足哪些必要条件?
申请建筑施工许可证需满足条件包括:用地批准、规划许可、施工条件具备等。处理时需确保各项证明文件齐全,如用地批准手续、规划许可证等。若条件不符,需及时调整以符合法规要求,避免违法风险。
申请拆迁安置房应具备哪些条件?
法律分析:拆迁安置房需具备三个条件: 1、符合设计规范; 2、每套房屋面积不低于45平方米; 3、要符合国家安全和技术标准,具体说要有房屋验收合格证 ,所有的证照应齐全,从修建到竣工都必须达到安全标准。法律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第九条 依照本条例第八条规定,确需征收房屋的各项建设活动,应当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专项规划。 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旧城区改建,应当纳入市、县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专项规划,应当广泛征求社会公众意见,经过科学论证。
申请拆迁安置房应具备哪些条件?
法律分析:拆迁安置房需具备三个条件: 1、符合设计规范; 2、每套房屋面积不低于45平方米; 3、要符合国家安全和技术标准,具体说要有房屋验收合格证 ,所有的证照应齐全,从修建到竣工都必须达到安全标准。法律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第九条 依照本条例第八条规定,确需征收房屋的各项建设活动,应当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专项规划。 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旧城区改建,应当纳入市、县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专项规划,应当广泛征求社会公众意见,经过科学论证。
律师解答动态
您没说这第86条是哪部法律里的呀。您得先告诉我具体是哪部法律规定,这样我才能给您解释啥意思,然后再根
男方分手后索要之前花销,得看花销性质。若属恋爱期间一般性赠与,像日常吃饭、送小礼物等,要不回来;若为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分钟前
首先,你可以和对方友好协商,明确告知对方拖欠工资是不对的,要求尽快支付。如果协商没用,可收集好能证明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4分钟前
这种情况,你先和对方说明最初约定租金是300元,有聊天记录等证据的话拿出来。若对方不承认,你可以收集
您好,问题可以得到解答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6分钟前
原单位不给盖章和网上同意转证书不合理。你可先和原单位友好沟通,说明转证是你正常需求且已办离职。若沟通
当面临挑战性的情况时,采取深思熟虑的态度而非冲动行事往往能带来更好的结果。确保你的每一步都是经过慎重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