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安置房的房价上涨诱使卖方违约

更新时间:2012-12-11 22:02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市政动迁让拆迁安置房成为不少市民关注的焦点,近期不少读者来信来电询问拆迁安置房和普通商品房的区别,以及转卖的手续。实际上拆迁安置房具有社会保障性质,与普通商品房相比,拆迁安置房最大的特点在于购买对象特定和交易时间受限,即只有符合条件的被拆迁人才有资

  市政动迁让拆迁安置房成为不少市民关注的焦点,近期不少读者来信来电询问拆迁安置房和普通商品房的区别,以及转卖的手续。实际上拆迁安置房具有社会保障性质,与普通商品房相比,拆迁安置房最大的特点在于购买对象特定和交易时间受限,即只有符合条件的被拆迁人才有资格购买拆迁安置房,并且被拆迁人在取得拆迁安置房房产证的一定时间内(通常为五年)无法将该房过户给其他人。

  虽然交易受限,但在实际生活当中,由于拆迁安置房与普通商品房之间通常存在着较大的差价,不少市民未到期即纷纷转卖手中的拆迁安置房源,且买卖双方往往采取先签订买卖合同、办理款项及房屋交接手续,五年后再办理房屋过户手续的做法。处理过多起此类纠纷的金山法院王永亮法官表示,这一行为虽未违反现行法律规定,但与普通的商品房相比,拆迁安置房的交易风险不可不防。

  第一:房价上涨诱使卖方违约。按照政策规定,卖房者要在取得房产证之日起五年后才能够将房屋过户给买房者。五年里,房价的走势难以预料。一旦大幅上涨,卖房者完全可能将房屋再次卖给出价更高者。在某些极端的情况下,一套拆迁安置房在最终过户之前,可能已经被买卖了十几次。拆迁安置房的买方无法从买卖合同中获得充分的保障。房屋的归属最终取决于过户情况:谁最终取得了拆迁安置房的所有权证,谁就是房屋的所有权人,至于其是否是第一个买方则在所不问。最后完成过户手续的买方将依法取得房屋的所有权,并有权要求原来的购房者搬出拆迁安置房屋。

  第二:买方无法取得房屋再度拆迁的补偿利益。在城市扩展的过程中,一些新建成的拆迁安置房再次面临拆迁也并不鲜见。此时,拆迁部门所支付的补偿金往往高于拆迁安置房的交易价格,买卖双方易对拆迁补偿金的分配发生争议:卖方认为,房子还没有过户,则拆迁补偿款当然属于卖方;买方认为,房款已经全部结清,自己已经入住,则拆迁补偿款应当属于买方。从法律上来讲,拆迁补偿款应当仍然属于卖方:一方面,拆迁补偿款属于被拆迁房屋的变形物,而不属于孳息。变形物通常是以原物的灭失为其产生的前提;而孳息的产生通常并不依赖于原物的灭失;相反,通常其是在原物存在的情形下产生的。拆迁补偿款不能适用孳息所有权随交付变动的规则。另一方面,拆迁补偿款是卖方基于法律的规定而取得的,不属于不当得利。因此,卖方在已经收取了购房款之后,仍然有权利获得拆迁补偿款。

  第三,易受不确定因素影响。交易时间过长,许多不可预见的因素都将诱发纠纷。比如完成过户之前,卖房人死亡了,留有多个继承人,甚至有的已经赴海外定居。在这种情况下,法院将不得不通过外交途径送达。在很难预测送达时间的情况下诉讼将被拖延下去,买方就无法取得房屋的产权证。除此之外,国家税收、信贷等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化,也会使得买卖双方对于交易的得失进行重新评估。

  因此,买房者在购买拆迁安置房时,不能仅仅看到其相对低廉的价格,更应当看到潜在的法律风险。不要未获有限的差价,却损失了整个房屋。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卖方应房价上涨要求毁约
你好!可起诉要求对方继续履行合同。
因房价上涨,卖方现在要毁约不卖了。之前因
卖方违约,你可以起诉处理,要求继续履行合同或要求解除合同赔偿损失! 请带好相关资料预约律师面谈!
卖家因房价上涨想违约
您好!如果卖家不按合同约定出售房产,您可以追究对方的违约责任。
律师解答动态
涉嫌违法制造爆炸物品罪判多久得看具体情况,一般犯此罪,情节不严重的判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8分钟前
这种情况对方可能涉嫌欺诈。你先收集转账记录、与对方沟通记录等证据。然后尝试通过其他渠道联系对方,比如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8分钟前
首先,你这工资实发与应发差距巨大,扣除款项也不合理,可先和公司友好协商,要求补发工资、退还押金并说明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1分钟前
蛋仔派对有防沉迷规定,若填成未成年受限,可尝试通过实名认证修改成正确信息,比如用本人有效证件按游戏提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2分钟前
要是蛋仔派对账号被封,先查看封停提示明确原因。若因误封,可在游戏内按指引申诉,准备好能证明自己无违规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4分钟前
这种情况可先和中介再沟通,明确要求退款并保留好聊天记录等证据。若沟通无果,可收集合同、付款凭证等能证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5分钟前
缴费没扣费不一定是银行责任,也可能是系统故障、信息错误等。没享受补贴确实可惜,但可先查未扣费原因。若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9分钟前
这明显是诈骗,千万别交5000保障金,交了钱肯定打水漂。已经提供个人信息,要提高警惕,防止信息被用于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