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之间发表权可以转让吗

更新时间:2018-07-21 17:46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发表作品权,含何时发表、何地发表、以何种方式发表作品。出版、公演、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都是发表的形式。不发表作品权,指作者对其作品享有不公开的权利。那么,个人之间发表权可以转让吗?下面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个人之间发表权可以转让吗?下面跟着找法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阅读以下内容,一定会对您有所帮助的。

  一、个人之间发表权可以转让吗

  发表权,即决定作品公之于众的权利。发表权只能行使一次,作品一旦发表,也就不存在再次发表的问题。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规定“《著作权法》第十条第(一)项规定的”公之于众“,是指著作权人自行或者经著作权人许可将作品向不特定的人公开,但不以公众知晓为构成条件。”可见,发表权可以由著作权人行使,也可以由著作权许可他人行使。

  司法实践中,对于未发表的作品,如果作者转让著作权给受让方或作者与出版社签订出版合同,虽未授权受让方或出版社发表作品。但是,受让人或出版社若无法发表作品,则著作权转让和出版合同的意义不复存在,因此认定为作者许可受让人、出版社发表作品。

  发表权又称为“公开权、公表权”,是作者决定自己的作品是否 发表、何时何地何种方式发表的著作人身权。发表权概念的内涵即作 者将作品“公之于众”的决定权、选择权和禁止权,不经著作权人同意, 他人不得擅自发表其作品。发表权是最基本的著作权,是著作权中其他类型的权利的基础或前提。

  如果作者不行使发表权,作者的其他一切著作权就无从谈起,作者著作权中的财产权最终也将无从实现。发表权的性质具有争议性,其中重要的一点为发表权是著作权中的人身权,但却可以进行转让。

  人身权是“与民事主体的人身不可分离而 无直接财产内容的民事权利”,但无论是把权利理解为资格、自由、做出一定行为的可能性或是以相对自由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获得利 益的一种手段,均应注意一般人身权与著作人身权具有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并不是每个自然人都享有发表权,也不是作者一出生就享有发表权。发表权是作者完成作品创作后享有的法定权,是“基于作品” 所享有的人身权利。既然是法律赋予作者的,就说明发表权并不是 “与人身不可分离”的。发表权与未发表的作品不可分离,并不是与作者的人身不可分离。

  在职务作品、委托作品、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作者生前未发表的 作品等情形下,作品的发表权与作者会发生分离,可以进行转让。例如,在委托作品关系中,委托人和受托人可以通过合同的方式约定著 作权的归属,双方当然也可以将发表权和署名权约定分别属于不同方法。

  二、发表权的保护期限

  公民的作品,其发表权、著作权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著作权(署名权除外)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其发表权、著作权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五十年内未发表的,著作权法不再保护。

  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摄影作品,其发表权、著作权法第十条第 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 利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 表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 自创作完成后五十年内未发表的,著作权 法不再保护。

  上述内容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了个人之间发表权可以转让吗,发表权转让是可以的。在法律界定的情况下,发表权作为著作权中的人身权按理是不能分离的。希望上述内容对您有所帮助。若您有需要,建议咨询找法网专业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律师解答动态
你好,可以提供材料分析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5分钟前
出收费站出口走错坡道逆行是很危险且违法的行为。一般会面临罚款和扣分处罚。解决方案是,应及时纠正逆行行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6分钟前
你可以跟医生明确说清你投诉的具体问题,比如当时遇到的不合理状况、对你造成的影响等。诉求可以围绕解决问
依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一类常规管理,二类需控制,三类严格控制因植入人体等风险高。不及时分类管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8分钟前
遇到山洪暴发山体滑坡致房屋财产受损情况,可先对受损情况拍照留证。若有购买家庭财产保险,尽快联系保险公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