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写的论文的著作权归属问题

更新时间:2019-05-14 06:47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代写人以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创作完成的属于一种智力活动成果,理论上而言,这种智力活动成果是以文字形式表现的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领域内的文字作品。然而,这类文字作品不是实际创作人出于自己需要,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创作完成,而是接受他人委托在很大程度上

  代写人以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创作完成的属于一种智力活动成果,理论上而言,这种智力活动成果是以文字形式表现的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领域内的文字作品。然而,这类文字作品不是实际创作人出于自己需要,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创作完成,而是接受他人委托在很大程度上是依他人要求创作的。笔者认为,这类作品属于中的委托作品。

  一、代写论文的分析

  关于委托作品著作权归属的问题,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规定截然不同。美国的版权法将“委托作品”视为“雇佣作品”的类型之一,美国版权法规定雇佣作品的著作权归雇主,因此委托作品的著作权归雇主,而将著作权归作者的情况作为约定的例外;而绝大多数的大陆法系国家(意大利除外)作了相反的规定,如德国著作权法规定,受雇人或受托人通常是作品的原始,它可以合同规定将作品的用益权让渡给雇主或委托人。法国版权法第一条就申明:任何合同(当然包括委托创作合同)均不改变版权法赋予作者的精神权利与经济权利的归属。这清楚地表明了委托作品的版权在法国只能归受托人所有。

  我国《著作权法》第十七条规定,委托作品的著作权归属分为两种情况。其一,受托人和委托人可以自行约定著作权的归属。这一方面是尊重作者也即受托人的意愿,另一方面是为了方便委托人有效的使用作品。其二,在当事人没有特别约定的情况下,法律规定著作权属于受托人。这是因为受托人接受委托创作完成作品,是委托作品的作者。基于保护作者、鼓励创作的立法目的,在无约定的情况下,著作权应当被赋予受托人。当然,受托人在享有著作权的同时也受到一定的限制,譬如,受托人应当按照约定将委托作品提供给委托人使用,委托人有权在约定的范围内使用。如果没有约定使用范围,委托人可以在委托创作的特定目的范围内免费使用。此外,受托人行使著作权也应当遵循诚实信用、权利不得滥用等原则,不得妨碍委托人的正当使用。

  有学者认为,著作权的归属可全部从约定。也有学者认为参照《著作权法》有关职务作品以及的规定,可以认定,包括著作权中的全部财产权以及除署名权以外的人身权在内的整个著作权的归属都是可以通过合同约定的。笔者认为,通过合同只能约定著作财产权利的归属,精神权利不可从约定,精神权利具有人身属性,与作者不可分离。

  二、精神权利与作者(代写人)不可分离

  英美的“版权”概念中不包含精神权利,因此允许委托人取得整体的版权不会带来理论上的矛盾。在大多数的大陆法系国家中,著作人格权作为一种与著作人不可分离的人格权,始终由著作人保留。有学者认为,我国及日本著作权法既承认著作人格权,又承认著作人格权与实际作者的分离,是因为兼采两大法系的做法,以致在法律解释时发生一些自相矛盾之处。而且,这种立法技术遭到越来越多的学者批判。就人格权的一般理论而言,人格权具有不可转让、不可继承、不可放弃的特征,而著作人格权与普通人格权的客体是一致的,即一种人格利益。从法律逻辑上推理,著作人格权当然也不可转让、不可继承、不可放弃。因此,著作人格权与实际创作人的分离是违反基本法理的,只会破坏整个法学理论体系的协调,给我国著作权理论研究带来混乱,而且也不利于促进我国文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与《著作权法》的立法宗旨相去甚远。

  认为著作人格权可以与作者分离的学者,多数混淆了权利行使与权利转让(或放弃)。在现实生活中,代写人为他人代写论文并由他人署名发表,被许多人认为是代写人转让论文发表权与署名权的行为。这是一种误解。

  代写人同意在自己的作品上署他人的姓名,说明代写人愿意不公开自己与作品的关系,与署假名并无区别。这种情况不能解释为代写人放弃了署名权,而只能解释为以一种特殊方式行使署名权。一些学者可能认为,如果允许代写人以这种特殊方式行使发表权、署名权,无疑会助长学术腐败,使一部分论文委托人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比如,让人代写论文署自己姓名发表作为职称评定条件;让人代写学士论文、硕士论文甚至博士论文通过论文答辩获得学位。这实际上是另外一个法律问题。对这些弄虚作假的舞弊行为法律是禁止的。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第十七条规定:“学位授予单位对于已经授予的学位,如发现有舞弊作伪等严重违反本条例规定的情况,经学位评定委员会复议,可以撤销。”试想,如果法律明文规定作者可以转让署名权等著作精神权利,则无异于法律支持论文委托人可以通过合同的形式出资买一个作者的身份。如此一来,花钱雇人写几篇学术论文、几本专著就成了“专家”,花钱请艺术大师代画几幅画又摇身变成了“画家”,且全无被指控为“剽窃”的风险;这不仅会导致相关法律之间的矛盾冲突,而且也是对社会的欺骗,对读者的愚弄,对法律的嘲讽!

  综上所述,代写人创作的论文属于我国著作权法中的委托作品,论文的经济权利可从约定,但精神权利不可与作者分离。

编辑推荐

关于网络课程的著作权归属问题

职务作品著作权归谁?

著作权法释义之著作权归属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毕业论文的著作权属于谁?大学生毕业论文的著作权请问是属于谁?
1. 著作权归毕业论文的作者。著作权的保护期限为生前及死后50年,在其死后的50年中,相关权利由其继承人享有,但署名权等非财产性权利除外。 2. 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由作品原件所有人行使除署名权以外的著作权,作者身份确定后,由作者或者继承人行使著作权。 3. 创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意志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视为作者。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为作者。
著作权法著作权归属法条
关于著作权被侵权,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保护自已的权益: 1、确权。即确认自已的合法权利,即著作权的归属。如果您申请了著作权并拥有著作权登记证书,那您就是法定上的著作权人,否则,还得提供其它权属证明文件; 2、一般维权。 要求对方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有条件的话可以要求一定的权利使用费或损失费; 3、司法维权。将案件提交到法院,进行诉讼维权。一般不建议进行司法维权。
著作权的归属是指著作权归谁所有
自传体作品著作权通常归作品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所有。著作权属于作者,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创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
律师解答动态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分钟前
如果考驾照时间已过期且以后不打算再学,补考费不交一般没太大影响。通常不会影响个人信用等其他方面。不过
史鹏律师
史鹏律师
1分钟前
你好,这属于经济纠纷,一般不构成诈骗。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3分钟前
家长强迫孩子捡破烂可能违法。若强迫行为影响孩子身心健康、正常学习生活,违背《未成年人保护法》中保障未
都写七零的,你七七几的什么时候退休你男女。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4分钟前
您这种情况,可以先收集好相关证据,像转业证明、住房保障相关文件等。之后尝试和涉及的单位协商,讲清自身
你好,根据你的描述,一般来说,这种情况可能索赔不了。
离婚负债累累,什么情况?你现在要离婚吗?还是你想?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9分钟前
首先得确定你对老家土地是否还有权益,比如是否有土地承包合同等证明。若有合法权益,可先与土地实际占有人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