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软件用户的法律责任

更新时间:2019-05-03 02:52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计算机软件用户的法律责任nbspnbspnbsp《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计算机用户未经许可或者超出许可范围商业使用计算机软件的,依据著作权法第四十七条第(一)项、《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一)项的规定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计算机用户未经许可或者超出许可范围商业使用计算机软件的,依据著作权法第四十七条第(一)项、《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一)项的规定承担民事责任。”

  该条规定了计算机软件用户使用计算机软件必须经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人的许可,在规定的范围内使用,未经许可或者经许可,但超过许可的范围商业使用计算机软件,应承担著作权法》和《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规定的下列民事责任:

  一、停止侵权、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二、同时损害公共利益的,可以由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销毁侵权复制品,并可处以罚款;

  三、情节严重的,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还可以没收主要用于制造侵权复制品的材料、工具、设备等。

  计算机软件用户未经许可或经许可,但超出规定范围商业使用计算机软件构成犯罪的,依《著作权法》和《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注:

  1、《著作权法》规定的计算机软件用户侵犯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行为是指: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表演、放映、广播、汇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的。

  2、《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规定的计算机软件用户侵犯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行为是指:

  1)复制或者部份复制著作权人的软件;

  2)向公众发行、出租、通过信息网络传播著作权人计算机软件的;

  3)故意避开或者破坏著作权人为保护其软件著作权而采取的技术措施的;

  4)故意删除或者改变软件权利管理电子信息的;

  5)转让或者许可他人行使著作权人的软件著作权的。

  3、处罚的数额见“侵权复制品人的赔偿数额”以及“诉讼请求人的律师费用的支付”两篇文章。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如何应对赚钱软件虚假宣传欺骗用户
要看是否有证据证明虚假宣传的事实,有证据证明的可以起诉维权。
一款计算机软件未经用户同意任意扫描用户正在运行的软件是否涉嫌
不同的软件一般都有对应的软件许可,软件的使用者必须在同意所使用软件的许可证的情况下采能够合法的使用软件。
APP应用软件欺骗用户
如果遇到app诈骗的情况,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处理: 1、直接拨打110或者到当地的派出所报警,app诈骗属于犯罪行为,由警方依法处理; 2、可以到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举报app的诈骗行为,进入在线举报页面,填写事件的情况等信息,提交即可。 网页端直接举报的操作步骤: 1)直接点击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进入网站首页面。 2)进入网站首页面后,点击我要举报。 3)进入在线举报页面后,点击选择举报方式。 4)选择好方式后。如选择非注册用户举报,点击进入,在新页面中输入事件发生事件、事件描述,以及要举报投诉的APP。 5)填写自己的相关信息,确认无误后,点击提交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