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申请费用要多少
更新时间:2017-11-20 16:19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在这个全民创新的年代里,各种科技的创新都是被国家所重视的,特别是在专利上是最受关注的,他是充分保证我们的知识产权不受侵犯的关键之处。那么在中国进行专利申请要花多少钱呢?换言之,中国专利申请费用要好多呢?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专利申请过程中通常需要缴纳以下费用:
1、申请费:
发 明:申请费950元(含印刷费50元)
实用新型:申请费500元
外观设计:申请费500元
2、审查费
该项费用仅当申请发明专利时缴纳,申请实用新型及外观设计时不用缴纳。
发明申请审查费2500元
3、专利登记费
申请人在接到专利授权通知书和办理登记手续通知书后,就需要缴纳专利登记费和公告印刷费。
发 明:250元 + 印化税 5元
实用新型:200元 + 印化税 5元
外观设计:200元 + 印化税 5元
4、年费
在专利的有效期内,如果要维持权力则需每年想国家知识产权局缴纳年费。
具体费用如下:
发 明:
第1年 — 第3年 900元/年
第4年 - 第6年 1200元/年
第7年 -第 9年 2000元/年
第10年-第12年 4000元/年
第13年-第15年 6000元/年
第16年-第20年 8000元/年
迟交年费(6个月以内)逐月追加滞纳金
实用新型:
第1年-第3年 600元/年
第4年-第5年 900元/年
第6年-第8年 1200元/年
第9年-第10年 2000元/年
迟交年费(6个月以内)逐月追加滞纳金
外观设计专利
第1年-第3年 600元/年
第4年-第5年 900元/年
第6年-第8年 1200元/年
第9年-第10年 2000元/年
迟交年费(6个月以内)逐月追加滞纳金
说 明:
1、年费缴纳时间:专利授权时,缴纳第1年的年费。以后的年费以申请日为基准,只看月和日。(例如:申请日是:2010年1月1日,就只看1月1日。)每年这个日子的前后一个月,就是缴纳下一年度年费的时间。
2、如果申请人委托专利代理机构办了专利申请,除缴纳上述费用外,还需向专利代理机构缴纳代理费,代理费的数额依照专利申请类型及代理工作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3、以上费用是专利申请中通常情况下需要缴纳的费用,其他费用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给申请人的缴费通知为准。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费用是多少
实用新型专利的费用标准包括:
1、申请费:500元(减缓以后,单位:150元;个人:75元);
2、专利登记、印费、印花费:205元;
3、年费:
(1)1—3年600元(减缓以后,单位:180元;个人:90元);
(2)4—5年900元(减缓以后,单位:270元;个人:135元);
(3)6—8年1200元;
(4)9—10年2000元;
4、优先权要求费每项:80元。
申请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需要提交请求书、说明书及其摘要和权利要求书等文件。请求书中应写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名称,发明人的姓名,申请人姓名或者名称、地址,以及其他事项。说明书应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作出清楚、完整的说明,必要时应附有附图。摘要应简要说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技术要点。权利要求书应根据说明书,清楚、简要地限定要求专利保护的范围。如果发明创造是依赖遗传资源完成的,申请人需在专利申请文件中说明该遗传资源的直接来源和原始来源,若无法说明原始来源,应陈述理由。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费用需要多少钱
实用新型专利的费用标准包括:
1、申请费:500元(减缓以后,单位:150元;个人:75元);
2、专利登记、印费、印花费:205元;
3、年费:
(1)1—3年600元(减缓以后,单位:180元;个人:90元);
(2)4—5年900元(减缓以后,单位:270元;个人:135元);
(3)6—8年1200元;
(4)9—10年2000元;
4、优先权要求费每项:80元。
申请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需要提交请求书、说明书及其摘要和权利要求书等文件。请求书中应写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名称,发明人的姓名,申请人姓名或者名称、地址,以及其他事项。说明书应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作出清楚、完整的说明,必要时应附有附图。摘要应简要说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技术要点。权利要求书应根据说明书,清楚、简要地限定要求专利保护的范围。如果发明创造是依赖遗传资源完成的,申请人需在专利申请文件中说明该遗传资源的直接来源和原始来源,若无法说明原始来源,应陈述理由。
发明专利申请过程中所涉及的主要费用类型
发明专利申请需缴纳以下费用:
1. 申请费、申请附加费、公布印刷费、优先权要求费;
2. 发明专利申请实质审查费、复审费;
3. 专利登记费、公告印刷费、年费。
以上费用的缴纳标准由国务院价格管理部门、财政部门会同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