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未经许可复制其录音制品公约

更新时间:2019-04-04 16:59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推荐阅读:第一条在本公约中:(甲)“录音制品”指任何仅听觉可感知的对表演的声音或其他声音的固定;(乙)“录音制品制作者”指首次将表演的声音或其他声音固定下来的自然人或法人;(丙)“复制品”指一件含有直接或间接从录音制品获取的声音的物品,该物品载有固定在
推荐阅读:

  第一条 在本公约中:

  (甲)“录音制品”指任何仅听觉可感知的对表演的声音或其他声音的固定;

  (乙)“录音制品制作者”指首次将表演的声音或其他声音固定下来的自然人或法人;

  (丙)“复制品”指一件含有直接或间接从录音制品获取的声音的物品,该物品载有固定在该录音制品上的声音的全部或主要部分;

  (丁)“公开发行”指将录音制品的复制品直接或间接提供给公众或任何一部分公众的行为。

  第二条 各缔约国应当保护是其他缔约国国民的录音制品制作者,防止未经录音制品制作者同意而制作复制品和防止此类复制品的进口,只要任何此种制作或进口的目的是为了公开发行,以及防止公开发行此类复制品。

  第三条 执行本公约的方式应当由各缔约国国内法律规定并应当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通过授予版权或其他专项权利的方式保护;通过有关不正当竞争的法律保护;通过刑事制裁的方式保护。

  第四条 给予保护的期限应当由各缔约国国内法律规定。但是,如果国内法律规定一具体保护期,此保护期不应短于自录音制品载有的声音首次被固定之年年底起,或从录音制品首次出版之年年底起二十年。

  第五条 如果一缔约国依照其国内法律要求以履行手续作为保护录音制品制作者的条件,只要公开发行的经授权的录音制品的所有复制品或其包装物载有■标记并伴有首次出 版年份,而且标记的部位足以使人注意到保护的要求,则应当认为符合手续;如果复制品或其包装物上未(通过载有其姓名、商标或其他适当标识)注明制作者、他 的合法继承人或专有许可证持有人,则标记还应当包括制作者和他的合法继承人或专有许可证持有人的姓名。

  第六条 任何通过版权或其他专项权利的方式或通过刑事制裁的方式提供保护的缔约国,可以在其国内法律中为录音制品制作者的保护规定与允许对文学和艺术作品作者的保护所作的相同的限制。但是,只有符合所有下列条件,才允许颁发强制许可证: (甲)复制品仅用于教学和科学研究的目的;

  (乙)许可证仅适用于在颁发许可证的主管当局管辖的领土内进行的复制,不适用于复制品的出口;

  (丙)根据许可证制作复制品,应支付由上述主管当局考虑要制作的复制品的数量和其他因素而确定的合理报酬。

  第七条

  (1)本公约的解释不得限制或妨碍任何国内法律或国际协定给予作者、表演者、录音制品制作者或广播组织的其他保护。

  (2)如果被固定在录音制品上的表演的表演者享受保护,保护程度以及享受此种保护的条件,应当由各缔约国国内法律确定。

  (3)不得要求缔约国将本公约的条款适用于本公约在该国生效之前已经固定的任何录音制品。

  (4)任何在1971年10月29日仅根据首次固定地为录音制品制作者提供保护的缔约国,可以向世界刑事知书,声明其将适用这个标准而不是制作者国籍标准。

  第八条

  (1)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局应当汇集和出版与保护录音制品有关的信息资料。各缔约国应当将所有这方面的新法律和官方文件及时传送国际局。

  (2)国际局应当应要求向任何缔约国提供有关本公约的资料,应当为促进本公约规定的保护开展研究和提供服务。

  (3)国际局应当与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合作,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履行

[1][2]下一页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买了一幅世界名画之后,可以出卖其复制品牟利吗
出售别人的画是侵犯著作权的。但如果出售人能够及时取得图画著作权人的同意,并支付相应报酬的,不构成侵权。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出售他人作品的,应当征得著作权人的许可,并支付相应的报酬。 具体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包括: 1.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表演、放映、广播、汇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2. 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 对于上述侵权行为,应根据情况承担本法规定的民事责任。若侵权行为同时损害公共利益,还可能面临由主管著作权的部门采取的行政措施,包括责令停止侵权行为、警告、没收违法所得、没收并无害化销毁侵权复制品及制作工具等,并可能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