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转让要注意哪些事项?

更新时间:2015-10-20 16:24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商标转让的过程专业性较强,最好请资深律师协助进行商标转让。商标转让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事项?商标转让的流程是什么?找法网小编为你介绍。

  1、近似商标一并转让

  商标注册人对其在同一种商品上注册的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注册的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应当一并转让。

  2、需提交公证书

  商标转让申请一般会要求提交商标转让人同意转让商标声明书的公证书原件。

  在商标转让过程中,如果未提交商标转让公证书原件,商标局会给申请人一次补正的机会,如果到期未补正或者不按照要求补正则转让申请会被不予核准或者视为放弃。

  3、商标注册人名义地址是否与营业执照上的名称和地址一致

  转让人企业营业执照上的名称和地址,与被转让商标注册证上的名称和地址不符合的,商标局将驳回转让申请。根据《商标法》的规定,注册商标所有人的名称、地址发生变更的,必须办理变更手续。若到期未补正或者不按照要求补正,将会对转让不予核准或者视为放弃。

  4、防止转让人重复转让注册商标

  受让人不能只是听信转让人的说辞和提供的商标注册证书,必须调查转让人是否为商标注册人,转让人名称与商标局档案记录的申请人名义是否相符。由于商标局审查商标转让申请的周期已经延长到6至12个月,有时候单从商标局的《中国商标网》还难以获得准确的信息。

商标转让

  知识链接:商标转让的程序

  1、商标转让申请所需要的文件:

  双方的主题资格证明,营业执照副本或身份证件、转让协议、公章,通常情况需要核对原件和签字;如果是注册商标转让的,需要核对商标注册证原件,如果是申请商标转让的,需要核对商标局的商标受理通知书原件。填写《商标转让申请书》,双方盖章签字。

  2、商标转让申请书符合要求上报商标局后,预计在3至6个月出具受理书,办理商标转让申请的整个周期为6至12个月,也有可能更长些。

  3、除了执行法院判决、遗嘱等特殊情形的商标移转转让,绝大部分的商标转让,都需要签署协议。这类协议、合同,在法律上除受《合同法》规制外,还受《商标法》的制约。协议或合同在约定双方权利义务的时候,需要考虑权利不确定期间风险的规避或承担法律责任等各种因素,也须考虑到转让一旦被驳回,受让方的权利问题,以及变更协议等条款。因此,制作一份完善的商标转让协议(合同)十分重要,最好请资深专业律师参与起草。

  法律链接:

  《商标法》第四十二条规定:转让注册商标的,转让人和受让人应当签订转让协议,并共同向商标局提出申请。受让人应当保证使用该注册商标的商品质量。转让注册商标经核准后,予以公告。受让人自公告之日起享有商标专用权。

  《商标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转让注册商标的,转让人和受让人应当向商标局提交转让注册商标申请书。转让注册商标申请手续由受让人办理。商标局核准转让注册商标申请后,发给受让人相应证明,并予以公告。

  转让注册商标的,商标注册人对其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上注册的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应当一并转让;未一并转让的,由商标局通知其限期改正;期满不改正的,视为放弃转让该注册商标的申请,商标局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

  对可能产生误认、混淆或者其他不良影响的转让注册商标申请,商标局不予核准,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商标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注册商标专用权因转让以外的其他事由发生移转的,接受该注册商标专用权移转的当事人,应当凭有关证明文件或者法律文书到商标局办理注册商标专用权移转手续。

  《商标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七条第1款规定:商标注册人死亡或者终上,自死亡或者终止之日起1年期满,该注册商标没有办理移转手续的,任何人可以向商标局申请注销该注册商标。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商标转让应注意什么
您好,您与转让方应当签订转让协议,并共同向商标局提出申请。您应当保证使用该注册商标的商品质量。转让注册商标的,商标注册人对其在同一种商品上注册的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注册的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应当一并转让。
律师解答动态
你好,退役后没保留学籍仍然有机会读大专。按照当地教育部门或考试机构的要求进行报名、备考及参加考试,考
颂威律师
颂威律师
1分钟前
你好,请问您目前在哪里呢?
张刚律师
张刚律师
1分钟前
积极应对尽量协商处理如果协商不成的话可以向法院起诉法院根据情况先行调解调解不成的话作出相应的判决
张刚律师
张刚律师
2分钟前
积极应对尽量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话你可以报警由公安机关进行处理公安机关如果不予处理不认为构成犯罪的话那
你好,若对方不履行判决,可以在判决规定的履行期限届满后两年内,向作出判决的法院申请执行。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