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律规定,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销售金额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是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是指违反国家商标管理法规,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行为。其犯罪构成要件为:
该罪主体为一般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
该罪侵犯的客体为国家商标管理秩序和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
该罪主观方面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销售的是假冒商标的商品仍予以销售。明知是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主观方面的核心因素。对于行为人实施销售假冒注册商标时是否明知的认定,应当根据案件的客观事实,只要能证明其知道或应当知道销售的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即可以认定为明知。
该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并且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行为。销售即卖出货物。销售包括批发、零售、自销、代销等形式。
上述内容为大家简要分析了“商标侵权犯法吗”这一问题。大家可以学习到一般情况下,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属于一般的违法行为,权利人可以通过民事诉讼途径获得救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存在一些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对社会危害较大,造成了国家商标管理秩序的严重混乱或者社会公众的人身财产权益受到了极大的损失的情形就需要相关罪名予以规制。这些都是需要了解的法律常识,若还其他问题需要咨询,欢迎咨询找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