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誉权与隐私权有何不同

更新时间:2019-04-08 11:44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二者的不同主要有:1.二者涉及的内容不同。隐私是公民不愿公开的秘密,而名誉是一种社会评价;2.侵害的方式不同。侵害名誉权往往是采取侮辱、诽谤的方式,而且涉及的内容根本不存在或系行为人虚构、夸张。侵害隐私权只能表现为公开散布的方式,而且散布的内容是真实
二者的不同主要有:  1.二者涉及的内容不同。隐私是公民不愿公开的秘密,而名誉是一种社会评价;  2.侵害的方式不同。侵害名誉权往往是采取侮辱、诽谤的方式,而且涉及的内容根本不存在或系行为人虚构、夸张。侵害隐私权只能表现为公开散布的方式,而且散布的内容是真实的,并非捏造或虚构;  3.侵害后果不同。名誉受到侵害的后果表现为受害人的社会评价被降低,隐私权受到侵害的后果表现为个人秘密被公开;  4.公民可以自愿公开其隐私,即可放弃其隐私,而名誉不能放弃;  5.权利主体有别。名誉权为公民、法人享有,而隐私权只能为公民所有。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隐私权名誉权可以报警吗
法律分析:侵犯名誉权可以报警,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如果公民的名誉权受到非法侵犯的,受害人是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的。
侵犯他人名誉权和隐私权
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包括有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或者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等行为。侵犯他人名誉权的,应当对受害人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在侵权的网上发帖中,当事人的名誉权和隐私权受到侵犯。当事人以
公民或 法人享有的就其自身特性所表现出来的社会价值而获得社会公正评价的 权利。 人格权的一种。人的名誉是指具有人格尊严的名声,是 人格的重要内容,受法律的保护。任何人对公民和法人的名誉不得损害。 凡败坏他人名誉,损害他人形象的行为,都是对名誉权的侵犯,行为人应负法律责任。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 101 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 ”公民的 名誉权受到侵害了,有权要求停止侵害, 恢复名誉, 消除影响, 赔礼道歉。它为人们自尊、自爱的安全利益提供法律保障。有权维护自己的 名誉免遭不正当的贬低,有权在名誉权受侵害时依法追究 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律师解答动态
您好可以帮你维权可以
您好,这种情况您可以报警处理。
黄龙泉律师
黄龙泉律师
26分钟前
您好,您是在不知名的网络平台上充值的话,这种情况很可能是被骗了,由于数额少,我建议你就不要追究了,因
黄龙泉律师
黄龙泉律师
27分钟前
您好,您跟公司的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哪几种无需支付赔偿金的情况呢?
黄龙泉律师
黄龙泉律师
28分钟前
您好,您为什么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合约机呢?
黄龙泉律师
黄龙泉律师
28分钟前
您好,只要到了退休年龄,一般都可以退休,这个没有问题。
王娟律师
王娟律师
28分钟前
你好,这是属于黑网贷,对方的利息是不合法的,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正确还款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