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抢注 当吃红牌

更新时间:2019-04-22 08:29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当今社会,商标已不再是简单的区别性符号,尤其是驰名商标和知名度较高的商标,在如火如荼的市场争夺中,正在成为争雄市场的新王权和成就霸业的“核武器”。商标“抢注”现象的存在和蔓延,正是这种趋向的负面印证。相当一段时间以来,商标“抢注”问题不仅困扰着不少

当今社会,商标已不再是简单的区别性符号,尤其是驰名商标和知名度较高的商标,在如火如荼的市场争夺中,正在成为争雄市场的新王权和成就霸业的“核武器”。商标“抢注”现象的存在和蔓延,正是这种趋向的负面印证。

相当一段时间以来,商标“抢注”问题不仅困扰着不少企业,也困扰着商标管理部门。“抢注”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反映出的问题亦形形色色。有消息说,深圳一企业把“长虹”“秦池”“齐民思”等享有声誉的商品商标“拿去”注册服务商标;又有消息说,近年来名闻遐迩的“春都”“双汇”被他人注册为饮料用商标。据有关方面介绍,深圳某一公司在一年之内注册了百余件商标,而且其中多为一些他人创立、并已有广泛知名度的商标。这些商标的创始人因各种原因没有在其他类别的商品或服务上注册其商标,从而使这些商标成了抢注者的目标。抢注者一旦得手,或使用这些商标,以假乱真,或根本就不使用这些商标,而是待价而沽,牟取暴利。

对于商标“抢注”者的“行径”,有关专家曾归纳为四类情形。一是将他人先行的创新性设计或已申请了外观设计专利,因而拥有在先权利的文字或图形作为商标,在设计者和所有者未向商标注册机关申请注册前抢先申请注册,利用法律的疏漏达到以商标进行注册的目的;二是将他人在先使用的商标,在同种商品或服务项目上抢先向商标注册机关申请注册。而先使用的商标一般都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已通过广告宣传或产品销售有了一定的信誉和知名度。抢先注册人多是利用先使用人没有及时申请注册的失误达到抢占他人商标的目的;三是明知他人的商标已经注册,并在已注册的产品或服务上成为公众熟知商标,但由于各种原因,比如产品尚未扩大到某些领域,或受申请注册时的经营的限制,才没有在所有类别或服务上注册其商标,抢先注册人即在其他相关商品或服务上抄袭、复印、摹仿公众熟知商标;四是抄袭、复制、摹仿驰名商标,并用于其他相关商品或服务项目上。

商标的“抢注”行为,客观上造成了真正的商标创始人或所有人无法注册其商标的结果。最终,商标创始人要么被迫让出所占有的市场份额,要么为保住已有的市场,付出沉重的代价以换取本属于自己但已被他人抢注的商标。

如此一来,一边是煞费心血、倾注资本创出了牌子,却因种种原因没有及时申请注册;另一边虽然是搭车、抢道,却是依法行事。这种所谓“合理而不合法”、“合法而不合理”的逆向运动,使法与理的争执各持一词,理与法的界限模糊不清:使用在先的创始者拥有多大范围的合理性?抢先注册的注册人拥有多大范围的合法性?申请在先原则、注册原则作为我国《商标法》的法律基础是不是面临动摇的危机?公平和诚实信用原则作为民法的基本原则对《商标法》有无适用性?

商标抢注或是或非,各方人土莫衷一是。

有一类观点认为,根据《商标法》第3条规定,注册商标的保护范围是以其核准注册的商标和核定使用的商品或服务为限的。《商标法》第12条又规定:同一申请人在不同类别的商品上使用同一商标的,应当按商品分类表提出注册申请。根据这一规定,申请人若只申请了一个类别的商标注册,不可能就自然拥有其余类别的商标注册,更不能禁止第三人中请其余类别的商标注册。如果一个企业只注册一个类别而不准任何人注册其余的41个类别,这本身就不符合《商标法》的分类宗旨,也不体现出公平原则。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对公共资源的无理霸占,是对商标资源的一种浪费,

对于未申请注册的企业商号或商标,无论经营规模大小,也无论是否在先使用,即使投入大量的广告宣传费用,也不能成为他人在同一商标申请在先的对抗条件。商标专用权依法应该得到法律保护的唯一条件,是依法核准注册。

有些人还指责“恶意抢注”的提法没有法律依据。认为“恶意”,首先是主观上存在不良动机,其次是客观上实施不法行为。但《商标法》规定的“申请在先原则”,肯定了在先注册商标的合法,明确了不审查注册动机,规定了在先注册商标的合法性。

有些人认为“抢注商标违背商业道德”的观点不符合法律逻辑。法律是对社会公共道德行为的概括和规范,一切社会道德应当符合法律规范,凡符合法律规范的行为都符合社会公共道德规范。

总之,持上述观点的人们总体观点是,我国《商标法》所奉行的基本原则是注册原则和申请在先原则,这是我国商标注册制度的基础。而制止商标“抢注”,承认商标使用在先权利人的权利,不符合申请在先原则的规定,于法无据。

针对上述观点,记者走访了有关方面的专家和权威人土,他们的观点与上述观点针锋相对。认为上述观点片面理解了《商标法》的基本原则。按照我国的法律体系,《民法通则》属于基本法,《商标法》属于部门法,《民法通则》中的公平和诚实信用原则作为民法的基本原则,自然也是《商标法》应予遵循的原则。况且,就诚实信用原则与申请在先原则的关系而言,诚实信用原则属实质性原则,申请在先原则是程序性原则,实质性原则应起决定性作用。而商标“抢注”行为,大大偏离了法律奉为基石的公平和诚实信用原则,是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从这种行为的客观表现和行为人的主观动机看,都能断定这种行为的不正当、不公平性。允许这种行为存在,有可能使其像感冒一样流行,不仅不利于维护正常的商标注册秩序,同时也不利于公平竞争环境的形成。[page]

专家们特别指出,现行《商标法》第二十七条和《商标法实施细则》第二十五条明确规定了纠正不当注册商标的情形和途径,但由于该规定未涉及商标审查程序中如何纠正商标抢注行为,致使一些有不正当竞争企图的企业或个人的商标抢注行为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制止。

因此,拔掉商标“抢注”通往注册成功道路上的“路标”,维护在先使用人的权利与维护公平竞争,规范正常商标注册程序,完善现有的法律规定,使得商标“抢注”者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水”到而“渠”不成,已是众望所归和大势所趋。

编辑日期:1998-3

作者:姚芃

作者:法制日报主任记者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知识产权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15590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商标恶意抢注 商标局 个人
按照实际情况,商标被人恶意抢注的,当事人有证据证明的,可以先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提起诉讼处理。
恶意抢注商标是什么意思?请问恶意抢注商标是什么意思?什么叫恶意抢注商标?
你好,就是看别人的名字或招牌好有影响力但没有注册商标,自己去抢先注册。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商标抢注与商标侵权案件
您好,视具体案情而定
商标恶意抢注商标全部撤销
你好,恶意抢注商标是无效的,但是需要你公司确实商标的持有者,而不是侵权的一方,否则要承担一定法律责任的。被对方恶意抢注之后,你可以到当地的商标注册局申请宣告对方
抢注商标认定怎么才算恶意抢注
抢注商标是指对他人在先使用已经有一定影响而且尚未注册的商标进行,注册的一种,不正当的手段。恶意抢注商标的,构成侵权
商标抢注合法吗?怎么预防商标被恶意抢注?
您好,一定条件下构成不正当竞争可以要求赔偿。可以把具体情况给我说说,我来给予直接的指导。本人处理过大量的类似案件,有丰富的办案经验。如需帮助欢迎来电咨询。
什么是商标抢注?商标抢注的情形有哪些?
您好。其实具体说来,商标抢注,也就是说你所想要注册的这个商标,已经被其他人所提前注册过了,所以您就不可以再注册这个重复的商标了。也就是说,如果您还想继续注册商标
抢注商标问题
抢注很难实现,也难以注册。
网上订的手工作被骗了怎么要钱回来
你好,可以收集证据报警处理
公司打了人,但没有达到轻伤如何赔偿
你好,是因为什么原因起的冲突呢?现在被拘留了么
卡止付了怎么办
具体操作上,如因逾期被止付,持卡人应首先还清逾期欠款,然后联系银行申请解除止付限制。如因异常交易被止付,持卡人应配合银行调查,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证明交易合法性。
恶意抢注
恶意抢注
商标法案例
两个小孩子一起跑玩,,有一个摔伤了,谁的责任
责任判定依情况而定。自己摔伤责任自负;对方导致则对方负责;双方有过错需按过错程度分担责任;意外事件则自行负责。处理方式包括协商赔偿、调解纠纷和提起诉讼。
支付宝里有钱银行卡里没有可以申请低保户吗
在不同情况下,处理支付宝里有钱而银行卡里没有资金申请低保的方式有所不同:1.如果当地政策未明确将支付宝中的资金纳入低保申请的考虑范围,那么可以直接按照正常流程申
房屋租赁期限房屋租赁期限
如果租赁期限未明确约定,那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该租赁将被视为不定期租赁。不定期租赁下,双方可以随时解除租赁合同,但出租人解除合同应当在合理期限
相关文书下载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