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规定有哪些

更新时间:2018-08-29 18:26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在当代这个社会,大家都非常清楚的一件事情是,非物质遗产是一个值得国家重点关注的问题,当然我国也对于这个问题做出了规定。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规定有哪些?下面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规定有哪些?关于这一问题,找法网小编整理了以下相关资料供您参考,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下。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公约所定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方面: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规定有哪些

  1、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

  2、表演艺术;

  3、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

  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5、传统手工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五)传统体育和游艺;(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凡属文物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

  二、国务院4级非遗保护体系

  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并制定“国家 省 市 县”共4级保护体系

  国家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省级: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安徽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等31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市级: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徐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天津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菏泽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等334个市级非遗名录

  县级:高邮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昆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衡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等2853个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上文就是找法网小编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规定有哪些的相关解答,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其次,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分为四级,包括国家级的、省级的、市级的以及县级的,希望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有哪些,麻烦告知
自2011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律师解答动态
大部分网贷平台可协商延期还款、暂停还款、只还利息后还本金等,需要有一些相关证明材料提交并审核。
你好,这边是需要购买的,一般是满15年的
你好,可以帮你分析分析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