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最新反不正当竞争法解读

更新时间:2021-10-25 17:03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反不正当竞争法是为了弥补传统私法,包括侵权法、知识产权法等法律领域的漏洞或空白而产生的,具有对这些法律拾遗补缺的功能。怎么理解最新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找法网的小编将在下文中为您解读2022最新反不正当竞争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是为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制定的法律。接下来由找法网的小编为您介绍2018最新反不正当竞争法解读的内容。

  一、不正当竞争行为和经营者的定义有变化。

  新反法第二条中将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损害对象扩大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因此消费者今后也可作为原告提起不正当竞争的诉讼。完善了经营者的定义,删除了“营利性”的要求,扩大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适用对象。

2022最新反不正当竞争法解读

  二、修订完善了关于仿冒、混淆行为的规定。

  对仿冒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商品名称、包装、装潢、企业名称、字号、商业活动的标识行为,均作了规定,对打击仿冒混淆的规定更为全面和完善。同时,新《反不正当竞争法》也与《商标法》实现有机衔接。删除了有关商标侵权的规定,对《商标法》第五十八条规定的将他人注册商标、未注册的驰名商标作为企业名称中的字号使用,误导公众,构成不正当竞争的情形,增加相应规制条款。侵权者不自行变更企业名称的,工商部门可直接用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代替。对于经营者登记的企业名称违反新反法第六条规定的,在其主动办理名称变更前,将由原企业登记机关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代替其名称。

  三、更加合理界定商业贿赂行为。

  商业贿赂严重损害公平竞争市场秩序,败坏社会风气,必须予以严厉打击。新《反不正当竞争法》适应当前市场竞争状况,对商业贿赂条款进行了进一步修订。

  (一)明确了商业贿赂中争取交易机会和竞争优势的目的性,突出了商业贿赂对商业活动的不良影响,即强调谋取“不正当利益”。本条的谋取竞争优势是指在商业活动中,通过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诱使受贿人作出违背其职务廉洁性或者违背其他一般商业道德的行为,而获取不正当的竞争优势。

  (二)限定了受贿人范围,有力禁止“泛商业贿赂化”,体现了对市场行为的审慎监管的态度,保护新出现的交易模式和市场创新。本条受贿对象有三类:

  一是交易相对方的工作人员。二是受交易相对方委托办理相关事务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明确的是,此款的交易相对方应当分析实际交易的双方。例如学校受全体学生委托与校服供应商签订校服购买合同,此时交易的双方应当是供应商和学生,交易的法律后果实际由学生承担。如果供应商给予学校财物或者其他经济利益,则涉嫌构成商业贿赂。三是利用职权或者影响力影响交易的单位或者个人。例如为了谋取交易机会或者竞争优势贿赂交易相对方的投资人等。

  (三)对员工商业贿赂行为作出特别规定。有利于经营者规范自身行为。“有证据证明工作人员的行为与为经营者谋取交易机会或者竞争优势无关”是指,经营者已制定合法合规合理的措施,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监管,不应放纵或变相放纵工作人员实行贿赂行为。

  四、增加了对互联网领域利用技术手段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规制。

  新法的第十二条规定“经营者利用网络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应当遵守本法的各项规定”。

  互联网此类行为的特点是,利用技术手段,通过影响用户选择或其他方式,妨碍、破坏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服务的正常运行。技术的特殊性导致互联网领域的技术竞争更容易产生权利边界不清的问题。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在执法中,应对互联网领域的竞争采取审慎包容的态度,综合考量技术进步、对公平竞争市场秩序以及对消费者权益的影响作出判断,既要鼓励创业创新,也要维护好市场竞争秩序。

  五、违法成本大幅上升。

  现行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是1993年制定的,其行政处罚标准也是根据当时的市场状况规定的。新反法为了实现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遏制,加大了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处罚力度,在法律责任部分对每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分别设置了相应的法律责任,而且大幅提高了处罚力度,拒绝、妨碍调查的,明确了法律责任,有利于提高法律的威慑力。

  六、常见问题的修订和完善。

  (一)“傍名牌”是常见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新《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傍名牌”等混淆行为的概念作了明确。新《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市场混淆行为”的修改之处:一是商业标识的范围更加广泛;二是对“混淆行为”的界定更加合理,除了包括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还包括误认为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三是衔接了《商标法》,对“将他人注册商标、未注册驰名商标作为企业名称中的字号使用,误导公众构成不正当竞争的,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处理”这一情形,在新《反不正当竞争法》中予以规制。

  (二)进一步明确了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销售状况、用户评价、刷单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等内容。当前,在电子商务领域的虚假宣传行为主要有两种情形,一种是经营者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另外一种是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针对上述情况,新《反不正当竞争法》对现行法第九条虚假宣传的条款进行了完善,对虚假宣传的具体内容予以细化。也就是说,今后除了经营者对自己产品进行虚假宣传外,帮助他人刷单炒信、删除差评、虚构交易等行为,也将受到查处,网络水军、职业差评师等不法经营者将受到处罚。

  (三)商业秘密作为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内容,越来越受到关注。新《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商业秘密保护条款做了完善新《反不正当竞争法》完善了商业秘密的概念,删除了“营利性”要求,使得失败的实验数据成为商业秘密保护的客体,扩大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对不正当获取商业秘密的手段增加了“欺诈”的内容;加强商业秘密保护,加大了对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行政处罚力度。

  以上便是找法网的小编为您介绍的关于“2022最新反不正当竞争法解读”的内容。需要注意的是,我国法律所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违反法律规定,扰乱市场竞争秩序,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行为。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上海反不正当竞争法与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有什么异同和创新的地方?
1.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监督检查。 2. 经法律、行政法规授权的机构可以进行监督检查。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不正当行为有哪些,反不正当竞争法例举规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都有哪些啊?能具体说明下吗?
你好,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有: (1)采取假冒或混淆等不正当手段从事市场交易的行为; (2)商业贿赂行为; (3)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 (4)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5)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 (6)诋毁商誉行为; (7)互联网领域不正当竞争行为等。
相关知识推荐
问题没解决?立即咨询律师
平台保障
优选律师
快速响应
#3分钟内获得解答
去咨询
律师解答动态
你好,请把具体情况说一下,如人员状态,然后确定。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分钟前
这很可能是诈骗陷阱。正规结算不应先让交所谓的税,更不会让交钱才提款。别交这1000美金,赶紧收集和对
叶斌律师
叶斌律师
3分钟前
您的情况可能涉及教育部门的不当行为,建议收集证据,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3分钟前
一般来说,小红书账号因聊颜色被封后注销,不会影响政审。政审主要考察政治素质、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等方面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5分钟前
幼儿园强迫签招生军令状不合法。这种强迫行为违背自愿原则,可能给员工带来不合理工作压力。你可先和幼儿园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9分钟前
老板这种行为属于违反约定。根据法律,单位转让致劳动合同变更,员工不接受而解除,单位应支付经济补偿。老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8分钟前
隔壁菜市场养鸡气味大影响生活,可先和菜市场负责人或养鸡者沟通,说明气味对生活造成的困扰,要求其采取措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33分钟前
遇到某某Z200突然扣款,首先要收集扣款的记录,像交易凭证、账单详情等。然后联系该平台客服,问清楚扣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