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长回应“端午被抢注”

更新时间:2019-05-26 23:12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3月26日,文化部部长蔡武在接受新华网专访时,首次对端午节被韩国抢注事件表态。蔡武认为,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等同于注册商标或知识产权。韩国把江陵端午祭成功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对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没有害处。1998年11月,为抢救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3月26日,文化部部长蔡武在接受新华网专访时,首次对“端午节被韩国抢注”事件表态。蔡武认为,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等同于注册“商标”或“知识产权”。韩国把“江陵端午祭”成功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对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没有害处”。

  1998年11月,为抢救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评选“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并对当选者发放荣誉称号。当时规定,对“非物质遗产申报”,每个国家每两年只能申报一项;鼓励多国联报,不占用国家名额。

  中国自2004年8月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据蔡武介绍,目前,中国已经连续三次申报成功,拥有昆曲艺术、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以及与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等四项代表作,总数位居世界第一。

  对韩国申报“江陵端午祭”,蔡武表示,端午节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之一,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该节日传入韩国后,逐渐融入当地文化特色。经过在朝鲜半岛1000多年的演变,已形成一套较为完备的、有韩国民俗特色的活动体系。

  事实上,“韩国在其申报书中也说明了江陵端午祭源于中国的事实,这对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没有害处。”蔡武如此告诉新华社记者。

  蔡武指出,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文化大国,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上对世界各国,尤其是周边国家有着广泛的影响。在“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申报中,多国共享一项或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很多,中国与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即为成功的例子。

  蔡武强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只是手段,保护才是目的。考虑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变性与共享性、文化遗产的流与源、中国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等因素,蔡武认为,对与他国共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要历史地看问题,分清源与流,要客观、要有胸怀,要根据具体情况,实事求是,分别对待”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律师解答动态
根据合同法,您可协商解除或支付违约金提前终止合同。建议尽快与出租方沟通。
李琦律师
李琦律师
44分钟前
关于您提到的KTV涉黄问题,我理解您可能是想了解相关法律风险或处理方式。从法律角度来说,这类场所如果
威法律师
威法律师
1小时前
你好,这边是可以处理纠纷的啊
威法律师
威法律师
1小时前
你好,这边是有何诉求的啊
李琦律师
李琦律师
1小时前
您好,您遇到的情况确实比较棘手。从法律角度分析,中介冒充房东的行为已经涉嫌欺诈,而合同约定与实际口头
李琦律师
李琦律师
2小时前
您好,根据您描述的情况,主要涉及两个法律问题:社保缴纳和承揽合同欠款。我为您分析如下:关于社保问题:
你好,这是可以协商来解决的,也可以法院起诉对方,有没有相关证据的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