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权许可使用和转让合同

更新时间:2019-05-20 06:04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著作权法》第二十四条使用他人作品应当同著作权人订立许可使用合同,本法规定可以不经许可的除外。许可使用合同包括下列主要内容:(一)许可使用的权利种类;(二)许可使用的权利是专有使用权或者非专有使用权;(三)许可使用的地域范围、期间;(四)付酬

  《著作权法》第二十四条 使用他人作品应当同著作权人订立许可使用合同,本法规定可以不经许可的除外。

  许可使用合同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一)许可使用的权利种类;

  (二)许可使用的权利是专有使用权或者非专有使用权;

  (三)许可使用的地域范围、期间;

  (四)付酬标准和办法;

  (五)违约责任

  (六)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内容。

  第二十五条 转让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应当订立书面合同。

  权利转让合同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一)作品的名称;

  (二)转让的权利种类、地域范围;

  (三)转让价金;

  (四)交付转让价金的日期和方式;

  (五)违约责任;

  (六)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内容。

  第二十六条 许可使用合同和转让合同中著作权人未明确许可、转让的权利,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另一方当事人不得行使。

  第二十七条 使用作品的付酬标准可以由当事人约定,也可以按照国务院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付酬标准支付报酬。当事人约定不明确的,按照国务院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付酬标准支付报酬。

  第二十八条 出版者、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广播电台、电视台等依照本法有关规定使用他人作品的,不得侵犯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和获得报酬的权利。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知识产权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95941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著作权许可使用和转让的区别
你好,著作权的转让与著作权许可使用有严格的区别。著作权许可使用不改变著作权的主体,著作权转让则发生著作权主体的变更;著作权被许可使用人必须依赖于许可人权利的存在
著作权转让和许可使用的问题
你好,著作权的转让与著作权许可使用有严格的区别。著作权许可使用不改变著作权的主体,著作权转让则发生著作权主体的变更;著作权被许可使用人必须依赖于许可人权利的存在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著作权许可的种类有哪些
著作权许可的种类有哪些
著作权许可使用
著作权许可使用和转让合
你好,著作权的转让与著作权许可使用有严格的区别。著作权许可使用不改变著作权的主体,著作权转让则发生著作权主体的变更;著作权被许可使用人必须依赖于许可人权利的存在
著作权许可使用和著作权转让的区别
你好,著作权的转让与著作权许可使用有严格的区别。著作权许可使用不改变著作权的主体,著作权转让则发生著作权主体的变更;著作权被许可使用人必须依赖于许可人权利的存在
请问一下著作权许可使用与转让的区别
你好,著作权的转让与著作权许可使用有严格的区别。著作权许可使用不改变著作权的主体,著作权转让则发生著作权主体的变更;著作权被许可使用人必须依赖于许可人权利的存在
著作权许可使用细节疑问
你好,著作权合同可以由双方自己协商确定相关内容,而不是只有一个标准版本。合同最好是书面,电子邮件的效力在司法实践中的认定和采信存在许多障碍。
试论著作权在先许可使用与转让的关系
两种权利都受到保护,并无根本矛盾
老板没有支付医疗费用。我该怎么办?
工伤赔偿如果协商不成,带好相关资料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直接到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提出劳动仲裁。
空调噪音很大,干忧睡眠
除沟通外,可联系物业或社区调解。若仍无效,可向环保部门投诉或报警。不同处理方式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优先沟通协商,无果后再考虑其他途径。
你好只有名字跟照片地址知道大概,能查的到联系方式吗?
针对此类问题,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公共信息渠道或专业查询机构进行查找。选择不同处理方式时,应考虑信息的准确性、隐私保护以及合法合规性。对于社交媒
基本农田可以改成建设用地吗
基本农田转为建设用地需遵循法定程序。常见处理方式包括:申请土地用途变更、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等。选择处理方式时,需考虑土地规划、政策要求
机动车道行人和电单车逆行,电动车为躲避行人受伤,责任如何分配。
责任由交警认定。若行人逆行导致电动车躲避受伤,行人可能承担主责;若电单车逆行,则电单车承担主责。具体责任比例根据双方过错程度划分,涉及赔偿问题可依法追责。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