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不正当竞争的标准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1-05-18 11:06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并不是说只要经营者存在竞争的行为就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所谓不正当必须要是法律所规定的行为,如果没有规定的,那么就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因此接下来将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关于判断不正当竞争的标准是什么及其相关方面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相应的问题。
一、

判断不正当竞争的标准是什么

  1、主体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条第3款的定义“经营者是指从事商品经营和营利性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可见《反不正当竞争法》界定的主体仅三类: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在判断一个主体是否是《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制的主体时,应当以是否从事经营活动为标准。

  民法典的规定,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我国的法人有企业法人、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和社会团体法人四类。企业法人是以营利为目的独立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活动的法人。机关法人是国家机关,包括党的机关、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这些法人不以营利为目的,所以不是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主体。事业单位法人和社会团体法人一般不以营利为目的,但是按照企业法人登记法规登记以后即可以从事营利活动。其他经济组织是指以经营商品或者服务为主要宗旨,合法成立,具有一定组织机构和财产,但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组织.自然人在市场活动中的基本作用是作为消费者参与商品交换关系,但是并不排除其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充当经营者的角色,从事营利性活动。

  特殊主体包括非法经营主体和政府及其所属部门。

  2、存在不正当竞争行为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第二个构成要件为经营者在客观上实施了不正当竞争行为。竞争,通常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营者在相关市场上有意识地开展竞赛和争夺消费者的行动。“不正当”则具有较大的主观判断性。但是《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章则界定了相应的具体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3、损害了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合法权益指的是其他经营者依法受到保护的权利和利益。

  4、不正当竞争行为与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之间还应当存在因果关系。

  5、主观过错

  根据我国民法的一般原理,侵权责任的承担应当以过错为要件。因此,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经营者应当具有主观的过错。但是,受害的经营者要证明对方具有故意或者过失往往比较困难。如果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但是却不能证明对方的过错而得不到法律的保护是违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宗旨的。因此,应当对经营者的不正当竞争行为采取过错推定的原则,以便利受害的经营者与不正当竞争行为作斗争。

判断不正当竞争的标准是什么

二、

什么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

  1、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

  2、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

  3、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引人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

  4、在商品上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产地,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

  5、经营者不得采用下列不正当手段从事市场交易,损害竞争对手:

  6、公用企业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不得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以排挤其他经营者的公平竞争。

  7、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滥用行政权力,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限制其他经营者正当的经营活动。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滥用行政权力,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或者本地商品流向外地市场。

  8、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在帐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回扣的,以行贿论处;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在帐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贿论处。经营者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可以以明示方式给对方折扣,可以给中间人佣金。经营者给对方折扣、给中间人佣金的,必须如实入帐。接受折扣、佣金的经营者必须如实入帐。

  9、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广告的经营者不得在明知或者应知的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

  10、经营者不得采用下列手段侵犯商业秘密

  (1)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2)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3)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第三人明知或者应知前款所列违法行为,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视为商业秘密。

  11 、经营者销售商品,不得违背购买者的意愿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条件。

  12 、经营者不得从事下列有奖销售:

  (1)采用谎称有奖或者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

  (2)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

  (3)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不超过五千元。

  13、经营者不得捏造、散布虚伪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

  14、投标者不得串通投标,抬高标价或者压低标价。投标者和招标者不得相互勾结,以排挤竞争对手的公平竞争。

三、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法律规定

  《反不正当竞争法》

  第二条: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信的原则,遵守法律和商业道德。

  本法所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违反本法规定,扰乱市场竞争秩序,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行为。

  本法所称的经营者,是指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或者提供服务(以下所称商品包括服务)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

  根据法律规定可以得知,经营者存在扰乱市场竞争秩序,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行为都可以认定为不正当竞争行为。以上便是找法网小编为您带来关于判断不正当竞争的标准是什么的相关知识,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亦或是有其他疑问的可以咨询找法网的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构成不正当竞争的量刑标准是什么
不正当竞争行为处罚因情况不同而有所差异。如经营者采用财物贿赂,构成犯罪的将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将处以一至二十万元罚款。若侵犯商业秘密,则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处罚款。
判断不正当竞争的标准是什么
不正当竞争的判断需综合考量,具体包括: 1. 主体需为商品经营者或服务提供者; 2. 存在违反法律规定的不正当行为; 3. 该行为已损害其他经营者或消费者权益; 4. 行为与损害间需有因果关系; 5. 行为主体需有主观过错。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公平竞争。
不正当竞争处理的标准是什么
不正当竞争赔偿的标准如下: 1. 侵权人应当赔偿被侵权人因不正当竞争而遭受的实际损失; 2. 被侵权人的损失难以计算的,赔偿金额为侵权人在侵权期间获得的利润; 3. 侵权人因侵权而遭受的实际损失和侵权人因侵权而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侵权情节判决给予权利人三百万元以下的赔偿。 酌定赔偿考虑的因素包括侵权的严重性、侵权后果的严重性、与替代结果测量有关的因素,如许可费、制止侵权的合理费用等。
律师解答动态
你好,对方有不合理的要求可以报警处理。
公司要求补缴个人部分需看具体情况。若保险政策调整导致费用上涨,公司让员工补差价合理;若公司自身操作失
你好,你说的情况按照平均工资及入职年限计算
很正常,这里面包含了分期的利息,利息都很高的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5分钟前
孩子户口迁回农村通常有一定难度,一般要农村集体同意接收。你可以和村里沟通,看是否能获得接纳。若村里同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8分钟前
首先得看你和公司签的合同里关于退课赔偿是咋规定的。要是教学方向真有问题,你有证据证明这影响你学习了,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