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审和重审的区别
更新时间:2021-05-18 13:02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重审分为二审中发回重审和再审中发回重审,而再审是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等法律文书进行的审判监督程序。再审和重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或许有些人不太明白这两者的区别,下面由找法网小编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再审和重审的区别。
一、再审与重审的区别
重审:指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认为原审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者由于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理。重审依照第一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其判决为一审判决。重审是针对重大失误的案件判决,判决结束但未执行,是属于未生效的判决。一般由上级人民法院发回重审。

再审:是指人民法院对裁判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再一次进行审理并重新作出裁判的诉讼活动。审理再审案件,原来是第一审的,按照第一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原来是第二审的或者是上级人民法院提审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再审是法院判决结束并执行,属于已生效的判决。一般由人民检察院向上级人民法院提起抗诉而再审。
二、刑事诉讼中的重审案件
发回重新审判的案件包括两种案件:
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抗诉案件,经过审理后,认为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法院重新审判的案件。
第二审人民法院发现第一审人民法院审理中,有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的情形的,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的案件。所谓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的情形包括:
(1)违反刑事诉讼法有关公开审判的规定的。
(2)违反回避制度的。
(3)剥夺或者限制了当事人的法定诉讼权利,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
(4)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的。
(4)其他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
三、刑事诉讼中的再审案件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重新审判:
(一)有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
(二)据以定罪量刑的证据不确实、不充分、依法应当予以排除,或者证明案件事实的主要证据之间存在矛盾的;
(三)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四)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
(五)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的时候,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以上就是再审和重审的区别,再审和重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再审和重审的法律规定和启动条件都不一样。要注意不要混淆这两个概念。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再审与重审区别的全部内容了,如果还有其他疑问,欢迎来咨询找法网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发回重审和再审有什么区别
民事诉讼再审发回重审的区别主要在于其发生的时间和目的。具体来说:
1. 发回重审可能发生在二审中,也可能发生在再审程序中。
2. 再审的目的是为了纠正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错误判决、裁定,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对案件重新审理。
3. 再审的提出由二审法院受理,而二审法院若发现一审过程中存在不符合规定的程序,会将案件发回原法院重新审理。
简而言之,再审发回重审和一般的发回重审在民事诉讼中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发生阶段和目的,以及涉及的程序不同。
再审与重审有什么区别
重审需要开庭,但是原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除外。重审是指上级法院认定审理不当要求重新审理,撤销原来的审理结果,发回重新审理。<br/>
法律依据:<br/>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六条<br/>
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不服第一审判决的上诉、抗诉案件,经过审理后,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br/>
(一)原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应当裁定驳回上诉或者抗诉,维持原判;<br/>
(二)原判决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的,应当改判;<br/>
(三)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可以在查清事实后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重审和再审的区别是什么
重审需要开庭,但是原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除外。重审是指上级法院认定审理不当要求重新审理,撤销原来的审理结果,发回重新审理。<br/>
法律依据:<br/>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六条<br/>
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不服第一审判决的上诉、抗诉案件,经过审理后,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br/>
(一)原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应当裁定驳回上诉或者抗诉,维持原判;<br/>
(二)原判决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的,应当改判;<br/>
(三)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可以在查清事实后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