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除强制医疗

更新时间:2021-09-10 14:45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我国刑法规定,由于精神病人没有主观认识能力,所以犯罪不用承担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有再实施暴力行为的可能的,还是需要进行强制医疗的。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精神病人在犯罪后如果有继续社会危害性的,要进行强制的医疗,而强制医疗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解除的,那么如何解除强制医疗?以下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一一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如何解除强制医疗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解除强制医疗措施的,不需要重新立案,要及时提出解除意见,报决定强制医疗的人民法院批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百零六条 强制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被强制医疗的人进行诊断评估。对于已不具有人身危险性,不需要继续强制医疗的,应当及时提出解除意见,报决定强制医疗的人民法院批准。

  被强制医疗的人及其近亲属有权申请解除强制医疗。

 如何解除强制医疗 

二、

强制医疗的解除条件

  强制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被强制医疗的人进行诊断评估。对于已不具有人身危险性,不需要继续强制医疗的,应当及时提出解除意见,报决定强制医疗的人民法院批准。

  《刑事诉讼法》第三百零六条 强制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被强制医疗的人进行诊断评估。对于已不具有人身危险性,不需要继续强制医疗的,应当及时提出解除意见,报决定强制医疗的人民法院批准。

  被强制医疗的人及其近亲属有权申请解除强制医疗。

  三、强制医疗的解除程序

  1、强制医疗机构的定期评估

  强制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被强制医疗的人进行诊断评估。

  对已不具有人身危险性,不需要继续强制医疗的,应当及时提出解除意见,报决定强制医疗的法院批准。

  2、解除强制医疗的申请

  被强制医疗的人及其近亲属申请解除强制医疗的,应当向决定强制医疗的法院提出。

  被强制医疗的人及其近亲属提出的解除强制医疗申请被法院驳回,6个月后再次提出申请的,法院应当受理。

  3、对解除强制医疗意见或者申请的审查

  强制医疗机构提出解除强制医疗意见,或者被强制医疗的人及其近亲属申请解除强制医疗的,法院应当审查是否附有对被强制医疗的人的诊断评估报告。

  强制医疗机构提出解除强制医疗意见,未附诊断评估报告的,法院应当要求其提供。

  被强制医疗的人及其近亲属向法院申请解除强制医疗,强制医疗机构未提供诊断评估报告的,申请人可以申请法院调取。

  必要时,法院可以委托鉴定机构对被强制医疗的人进行鉴定。

  4、对解除强制医疗意见或者申请审查后的处理

  强制医疗机构提出解除强制医疗意见或者被强制医疗的人及其近亲属申请解除强制医疗的,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查,并在1个月内,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被强制医疗的人已不具有人身危险性,不需要继续强制医疗的,应当作出解除强制医疗的决定,并可责令被强制医疗的人的家属严加看管和医疗;

  被强制医疗的人仍具有人身危险性,需要继续强制医疗的,应当作出继续强制医疗的决定。

  法院应当在作出决定后5日内,将决定书送达强制医疗机构、申请解除强制医疗的人、被决定强制医疗的人和检察院。

  决定解除强制医疗的,应当通知强制医疗机构在收到决定收的当日解除强制医疗。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如何解除强制医疗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解除强制医疗措施的,不需要重新立案,要及时提出解除意见,报决定强制医疗的人民法院批准。大家如果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上找法网咨询平台,在线律师会为大家进行专业的解答。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如何解除信贷风险
请描述一下具体的情况,直接沟通会更加高效,希望能够帮您尽快的解决问题,,如需法律帮助欢迎来电
我未成年,怎么强制解除
未成年可以采取变更监护人等方式来解除与之前监护人的关系,监护是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设立的,所以当被监护人已经具备了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监护关系即应解除。
在吗?如何解除医疗保险呢
1. 当事人与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其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可以跨地区转移,转移并继续参保缴费后,前后缴费时长、个人账户余额会累计计算。 2. 个人跨统筹地区就业时,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会随本人转移,缴费年限会累计计算。当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基本养老金会分段计算并统一支付。 3. 个人跨统筹地区就业时,其基本医疗保险关系也会随本人转移,缴费年限同样会累计计算。 4. 职工跨统筹地区就业时,其失业保险关系会随本人转移,缴费年限也会累计计算。
律师解答动态
您好,核实对方身份公安机关在正常情况下不会仅通过电话要求提供个人敏感信息,如身份证复印件和银行卡复印
看孩子年龄,平时跟着谁,父母双方的意愿等综合判定
收集证据,直接报警处理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分钟前
您这种情况可能存在一定风险。若对方之后报警称您肇事逃逸就麻烦了。建议您先回忆一下当时有无可能发生碰撞
只要伤情稳定或停工留薪期满,就可以立即申请伤残鉴定
陆燕律师
陆燕律师
3分钟前
首先应收集聊天记录、转账记录等能证明被骗的证据。然后尽快拨打110或前往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向警方详细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