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刑事诉讼法中的“回避”制度?

更新时间:2018-11-22 16:06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在实践中,英国的自然公正法则规定了回避制度,影响了其他法律体系,那么什么是刑事诉讼法中的“回避”制度?阅读完以下内容,一定会对您有所帮助的。

  英国的自然公正法则规定了回避制度,“任何人不可以做自己案件的法官”,就已经指出了如果行为人与案件本身有关联有利害关系,或者与当事人有关系的需要申请回避。那么什么是刑事诉讼法中的“回避”制度呢?下面跟着找法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

  一、什么是刑事诉讼法中的“回避”制度?

  刑事回避是指与案件有法定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关系的人员及机构,不得参与该刑事案件的处理的一种刑事诉讼制度。刑事回避制度起源于古罗马的"自然正义"原则,历来被称为公正司法的"第一道防线"。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十八条 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

  (二)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三)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

  (四)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

  第二十九条 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不得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请客送礼,不得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

什么是刑事诉讼法中的“回避”制度?

  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违反前款规定的,应当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第三十条 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应当分别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院长的回避,由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检察长和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决定。

  对侦查人员的回避作出决定前,侦查人员不能停止对案件的侦查。

  对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申请复议一次。

  第三十一条 本法第二十八条、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的规定也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

  二、刑事诉讼回避制度的设立意义

  (一)确保刑事案件得到客观公正的处理

  这是回避制度的实体意义。刑事诉讼的主要目的之一在于,确保公安司法人员在及时、准确地查明案件事实真相的前提下,正确适用刑事实体法,使有罪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受到公正的定罪和判刑,使无罪者免受定罪和判刑。为实现这一目的,公安司法人员必须尊重案件事实真相,收集对被告人有利和不利的一切有关的证据,并对证据的证明力和证据能力作出适当、冷静、客观的判断。但是,如果侦查、检察或审判人员与案件或当事人有着某种利害关系或其他关系,以至于对案件产生了先入为主的预断或偏见,或者可能徇私舞弊、枉法追诉或裁判,那么案件的事实真相不仅得不到及时的揭示,而且还可能被该公安司法人员掩盖起来,以至于酿成冤假错案。建立回避制度,使与案件或当事人存有法定利害关系或其他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公安司法人员及时退出诉讼过程,将有利于保证案件得到公正、客观的处理,避免案件错判、误判的发生。

  (二)确保当事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受到公正的对待

  这是回避制度的程序意义。刑事诉讼不仅要产生公正的处理结果,而且要使当事人各方均受到公正的对待。这一诉讼目的要在刑事诉讼过程--而不是结果--中得到实现。为确保刑事诉讼程序的公正性,法律必须建立一种旨在使公安司法人员中立无偏的机制,回避制度即为这一机制上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确保那些与案件有利害关系或其他不当关系的公安司法人员及时退出诉讼的进程,当事人各方才可能免受其偏袒、歧视或其他不公正对待,从而平等地、充分地享受诉讼权利、参与诉讼活动。回避制度正是通过对公安司法人员中立性以及当事人各方的平等参与性的维护,来确保刑事诉讼过程的公正性的。

  (三)确保法律制度和法律实施过程得到当事人和社会公众的普遍尊重

  西方诉讼理论中有一著名的箴言:"正义不仅要得到实现,而且要以人们都能看得见的方式得到实现。"公安司法人员如果与案件或与当事人存在某种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特殊关系,或者当事人有根据怀疑某一公安司法人员有这种关系,那么这名公安司法人员将很难取得当事人的信任,他所主持或参与的诉讼活动的公正性和合法性也会受到当事人的怀疑。回避制度的实施,使当事人拥有对他们不信任的公安司法人员申请回避的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当事人拥有对主持或参与案件侦查、起诉或审判的公安司法人员进行选择的权利。这会消除当事人对公安司法人员的不信任感,有助于他们对司法程序和裁判结果的尊重和自愿接受,即使这种结果事实上对其不利。同时,回避制度的实施及其所保障的程序公正价值,还可唤起社会公众对法律制度和法律实施过程的普遍尊重,从而有助于法治秩序的建立和维护。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最新什么是刑事诉讼法中的“回避”制度的相关内容。综上,刑事回避是指与案件有法定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关系的人员及机构,不得参与该刑事案件的处理的一种刑事诉讼制度。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的找法网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针对刑事诉讼法回避事由有什么?
刑事诉讼法回避事由需依法处理。相关人员若与案件存在利害关系等情形,应主动回避;当事人若发现回避事由,可向有权机关提出申请。确保案件处理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刑事诉讼中回避制度是指什么
刑事诉讼中回避制度保障案件公正。处理方式有自行回避和申请回避两种。自行回避是相关人员因法定情形主动提出回避;申请回避则是当事人等发现存在应回避情形时,向相关机关提出申请,要求相关人员回避。
刑事诉讼回避制度适用的人员包括哪些,有什么规定
刑事诉讼回避制度适用的人员一般包括下列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 1. 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 2. 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3. 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 4. 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 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1. 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 2. 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3. 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 4. 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
律师解答动态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6分钟前
这种情况一般能退,但可能要承担违约责任。因为交首付签合同后,合同就生效了,不想要房算违约。解决方案是
对对,跟店长说是这个违法违试用期也有工资也有工资可以。
贾世亲律师
贾世亲律师
11分钟前
要看是司法冻结还是警方冻结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1分钟前
提前退租付违约金这事,得看租车合同咋约定的。要是合同里明确写了提前退租要付违约金,那可能就得按约定给
尉春雨律师
尉春雨律师
12分钟前
你得先说清楚你在保险公司买的是啥保险,否则我怎么能判断保险公司赔不赔偿呢?再者,你既然是被车撞了,不
只是手臂没有伤骨头,应该赔不了多少钱。具体什么情况,什么。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