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碍眼法”获取钱财该如何定性

更新时间:2014-05-19 14:09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2013年12月30日,彭二、吴三和何四(在逃)驾驶赣C2xxxx轿车经过丰城矿务局某路段时,何四主动下车与刘大搭讪,要求其帮忙收购某草药,刘大要求他们预付定金,彭二满口答应她并称自己会变钱,即100元可以变成2...

  2013年12月30日,彭二、吴三和何四(在逃)驾驶“赣C2xxxx”轿车经过丰城矿务局某路段时,何四主动下车与刘大搭讪,要求其帮忙收购某草药,刘大要求他们预付定金,彭二满口答应她并称自己会“变钱”,即100元可以变成200元。接着彭二在吴三的配合下,采取快速调包方式进行现场演示,刘大信以为真并请他们帮自己变钱。随后,刘大从银行取出现金11700元交给了彭二,彭二接过钱后用报纸包好,趁刘大不注意之时,将事先备好的包有冥币的报纸包快速调给刘大,叮嘱她在回家洗脸、洗手和装好三柱香之后再打开纸包,这样钱就会成倍地“变”出来了。待刘大发现,彭二三人驾车携款逃离。

  [分歧]

  本案属诈骗罪还是盗窃罪?存在两种观点:

  第一种意见认为,彭二谎称自己会“变钱”,在手法上属诈骗行为,应定诈骗罪。

  第二种意见认为,彭二收到刘大钱后,趁其不备进行调包,在行为上属“秘密窃取”,应定盗窃罪。

  [评析]

  找法网同意第二种观点,理由为:

  盗窃罪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两罪的主要区别是犯罪行为的客观特征不同,即盗窃罪行为人是采取秘密窃取的方式取得财物,而诈骗罪是采用欺骗手法使财物控制者受骗而产生处分其财物的意思和行为。然而在司法实践中,盗窃罪与诈骗罪在行为方式上存在着一些近似的特点,有些行为人在盗窃犯罪活动中可能夹杂着欺骗行为,而有些行为人在诈骗犯罪活动中附带有秘密窃取行为。

  结合本案分析,彭二谎称自己会“变钱”,在手法上带有欺骗性;彭二在收到刘大钱后,趁其不备进行调包,在行为上又带有秘密窃取性。判定彭二等人是构成盗窃罪还是诈骗罪,主要看他们非法占有刘大财物时起关键作用的手段,若起关键作用的手段是秘密窃取,就应定盗窃罪;若起关键作用的手段是实施骗术,就应定诈骗罪。本案被害人刘大对自己的钱财占有或控制遭到破坏毫不知情,没有在彭二等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影响下产生移转其钱财的主观认识;刘大并不是因彭二等人的欺诈行为而陷于错误认识进而“自愿”地处分其钱财。可见,彭二等人非法占有刘大财物时起关键作用的手段是秘密窃取,故应定盗窃罪。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刑事辩护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78985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我不知道该如何定性
我该起诉人还是公司,公司现在法人换了好几回,现在法人不承认此事.
依刑法该怎么定性。
朋友:你可以向公安机关以对方涉嫌触犯故意毁坏财物罪为由报案,请求公安机关立案追究其刑事责任。另在报案时可以将你家人被打成轻微伤的情况予以陈述。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该行为如何定性
不是虚假出资.因为c确实出了资.
一个17岁的女孩怀孕了能结婚吗?
您好,请问是自愿的吗?具体的问题您可以点击我的主页信息与我详谈
被骗100元怎么报警?
你好,可以报警处理
网上约了小姐,可以报警吗?是否违法?
您好,如果女方自愿与你发生关系,不会构成刑事犯罪,但你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一般会拘留、罚款
您好我是暑假工因为家里有事要辞职店长不让我辞职然后我就说出扣除我半个月工资后面我让他少扣点扣我一个星
暑假工辞职遇阻,可协商、调解或申请劳动仲裁。建议先与店长沟通,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如无法达成一致,可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提起劳动仲裁。
医保脱保了,续交了显示正常,社保卡还可以用吗
医保脱保后续交,常见处理方式包括线上和线下两种。线上可通过社保网站或APP操作,线下则需前往社保局窗口办理。选择方式时,建议根据个人习惯和便利性考虑。若对操作不
把别人的号毁了但没注销和弄封号会进去吗?
针对把别人账号毁坏的情况,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民事赔偿、行政处罚和刑事追究。选择处理方式时,需考虑损害程度、对方意愿及法律后果。轻微损害可尝试协商赔偿,严重损害则
辞职时没有到60年。今年退休了。还能领企业年金吗?
领取企业年金的常见方式包括一次性领取和分期领取。选择方式应考虑个人财务状况、生活需求及税收影响。一次性领取可能需缴纳较高税费,分期领取则能分散税负。建议根据个人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