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立即执行
更新时间:2012-12-18 19:03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1、中级人民法院判处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人民检察院不抗诉的,在上诉、抗诉期满后3日内报请高级人民法院复核。高级人民法院同意判处死刑的,应当依法作出裁定后,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不同意判处死刑的,应当提审或者发回重新审判。2、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
1、中级人民法院判处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人民检察院不抗诉的,在上诉、抗诉期满后3日内报请高级人民法院复核。高级人民法院同意判处死刑的,应当依法作出裁定后,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不同意判处死刑的,应当提审或者发回重新审判。
2、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提出上诉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高级人民法院裁定维持死刑判决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高级人民法院经不同意判处死刑而改判为死缓的,则同时为核准程序,并立即发生法律效力,无需再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3、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人民检察院不抗诉的,在上诉、抗诉期满后3日内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4、依法应当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案件,判处死刑缓期二年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如果,查证属实,应当执行死刑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如何被立即执行死刑
立即执行死刑须经最高法核准。流程包括:法院宣判、核准、签发执行命令、下级法院接到命令后七日内执行。执行前若发现判决可能有误等情形,会立即停止执行并上报最高法。
死刑立即执行相关法律规定有怎样的?
死刑立即执行规定严格。如判决核准,由最高法院院长签发执行命令。若是死刑缓期执行,期间无故意犯罪则减刑,有则重新报请核准。确保司法公正,维护法治秩序。
包含哪些情形需要停止执行死刑
停止执行死刑程序的情形,包括以下情况:
1. 罪犯可能有其他犯罪。
2. 共同犯罪的其他犯罪嫌疑人到案,可能影响罪犯量刑。
3. 共同犯罪的其他罪犯被暂停或者停止执行死刑,可能影响罪犯量刑。
4. 罪犯揭发重大犯罪事实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现,可能需要改判。
5. 罪犯怀孕。
6. 判决、裁定可能有影响定罪量刑的其他错误。
最高人民法院将审查这些情况,如果认为可能影响罪犯定罪量刑,将裁定停止执行死刑;如果不影响,将决定继续执行死刑。下级人民法院在发现上述情形时,也需立即将请求停止执行死刑的报告和相关材料层报最高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