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缓和死刑的区别有哪些?死刑和死缓的适用条件有哪些?

更新时间:2018-11-08 16:20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我国刑法不仅规定了死刑立即执行,还规定了死刑缓期执行,很多人都分不太清楚这两种刑罚类型,那么死缓和死刑的区别有哪些?死刑和死缓的适用条件有哪些?找法网的小编将在下文中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死刑是指行刑者基于法律所赋予的权力,结束一个犯人的生命;死缓则是指对应当判处死刑,但又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犯罪分子,在判处死刑的同时宣告死缓执行,实行劳动改造,以观后效。接下来由找法网的小编为您介绍死缓和死刑的区别以及死刑和死缓的适用条件。

  一、死缓和死刑的区别有哪些?

  死缓是死刑的一种变通形式,不属于单独的刑罚种类,这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适用条件、审判程序和刑罚执行方式的不同。

  1、在适用条件方面,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所谓罪行极其严重,一般指手段极其残忍、后果极其严重、性质极其恶劣、社会影响极坏的情形,死缓则适用于罪该处死,但有法定或酌定从轻、减轻处罚的情形;

  2、在审判程序方面,凡是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人,不管其是否上诉,均须由最高人民法院复核,而死缓则是无论其是否上诉,均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复核;

死缓和死刑的区别有哪些?死刑和死缓的适用条件有哪些?

  3、在刑罚执行方式方面,被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一律处死,被判处死缓的犯罪分子,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二、死缓和死刑的区别有哪些??

  根据《刑法》第46条的规定: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可见死刑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即所犯罪刑对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危害特别严重和情节特别恶劣的。

  根据刑法第48条第1款的规定,对于应当被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由此可知适用死缓的条件有两个,一是罪当处死,这是适用死缓的前提条件;二是死刑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这是区分立即执行和缓期二年执行的界限。至于什么才属于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要靠法官综合考虑全案的情况,包括犯罪情节、被害人过错、罪行轻重以及其他可以认为不立即处死的情节等等。

  以上便是找法网的小编为您介绍的死缓和死刑的区别以及死刑和死缓的适用条件的内容。对于死缓期间故意犯罪,情节恶劣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死刑立即执行;对于故意犯罪未立即执行死刑的,死缓执行的期间重新计算,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猜您还想知道:

  死刑和死缓的适用条件有哪些

  ◆死刑判决后多久执行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死刑与死缓的区别,死刑可以变成死缓吗
您好,我国的死刑其实包括两种:一种是死刑立即执行;一种是死刑缓期执行。死刑立即执行当然有可能被改判为死刑缓期执行,这是很多被告人争取的方向,因为死刑缓期执行,如果服刑两年以内没有再次故意犯罪,两年期满后,死刑缓期执行就会被改判为无期徒刑,相当于保命了。
死缓限制减刑的适用条件有哪些?
您好,死刑的减刑有以下方面:对一般死缓罪犯实行的普遍限制,在死缓执行期间,没有故意犯罪,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有重大立功的表现,期满后会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对九种死缓犯减刑要从严把握、限制适用还有提高其实际执行期间,即死缓期满后因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此时,该无期徒的刑执行期间,继续适用减刑。
死缓比死刑更可怕吗?有什么区别啊?
你好,按照刑罚的标准来看,死刑是比死缓更加可怕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如果死刑的话,没有特殊情况的话可以说生命就会结束的,但判处死缓的话,只要在两年缓刑期内遵守规则,没有犯新罪的话,就可以减为无期徒刑,至少可以把生命保住,所以说,死刑比死缓更可怕。
律师解答动态
你好,可以要求补缴社保,协商不成可向社保稽查部门投诉维权。拖欠工资可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维权。
你好,到法定退休年龄(男性60岁,女性干部55岁、工人50岁),且累计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满1
何江律师
何江律师
13分钟前
晚上好,你被骗刷了多少流水?如果你是用自己的资金刷的流水,同时转账已经成功并且已经到账了,那么你操作
刘江律师
刘江律师
23分钟前
96年前8年代课经历,若代课期间缴纳社保、符合当地特殊认定政策或能证明存在事实劳动关系,一般可算工龄
刘江律师
刘江律师
26分钟前
新能源车油电两用车需要上牌照,插电式混合动力和增程式混合动力车可上绿色新能源牌照,普通油电混合动力车
刘江律师
刘江律师
31分钟前
这种情况中介员工的行为有可能构成诈骗。但具体是否构成诈骗,需要司法机关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如果中介员
刘江律师
刘江律师
33分钟前
这很可能算欺诈。依照《民法典》,一方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作出错误意思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