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诈勒索罪的威胁和要挟方法的特点

更新时间:2014-04-18 17:11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本文主要介绍了敲诈勒索罪的威胁和要挟方法的特点的法律规定等一系列相关内容。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敲诈勒索罪的威胁和要挟方法的特点的法律规定等一系列相关内容。

  所谓要挟方法,通常是指抓住被害人的某些把柄或者制造某种迫使其交付财物的借口,如以揭发贪污、盗窃等违法犯罪事实或生活作风腐败等相要挟。一般来说,威胁、要挟内容的实现不具有当场、当时性。但行为人取得财物可以是当场、当时,也可以是在限定的时间、地点。但是,如果行为人为了迫使被害人答应在日后某个时间、地点交付财物而当场对被害人使用了暴力,其暴力实际起的是与以实施暴力相威胁一样的胁迫作用,只是因为其不是作为当场占有他人财物的手段,所以,不能认定为抢劫罪。如果其暴力尚未造成被害人严重伤残或者死亡,可以认定为敲诈勒索罪;如果造成被害人严重伤残或者死亡的,可根据案件具体情况认定为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

  为了正确认定敲诈勒索罪,应当把握敲诈勒索罪的威胁和要挟方法(即胁迫)的以下特点:

  第一,行为人以将要实施的积极的侵害行为,对财物所有人或持有人进行恐吓。例如,以将要实施杀害、伤害、揭发隐私、毁灭财物等相恐吓。由此可见,本罪只能以作为方式实施,不可能是不作为。制造、散步迷信谣言,引起他人恐慌,乘机以帮助驱鬼消灾为名骗取群众财物的,以及面对处于困境的人的求助请求,以不给钱就不予救助等,都不能认定为敲诈勒索罪。

  第二,行为人扬言将要危害的对象,可以是财物的所有人或持有人,也可以是与他们有利害关系的其他人。例如,财务所有人或持有人的亲属等。

  第三,发出威胁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例如,可以当着被害人的面用口头、书面或其他方式表示,也可以通过电话、书信方式表示;可以是行为人亲自发出,也可以是委托第三者转达;可以明示,也可以暗示,都不影响本罪的构成。

  第四,威胁要实施的侵害行为有多种,有的可以是当场实现的,如杀害、伤害,有的是当场不可能实现,必须日后才能实现的,如揭发隐私。需要注意的是,行为人威胁将要实施危害行为,并非意味着发出威胁之时不实施任何危害行为,例如威胁将要实施伤害行为,但在威胁发出之时实施相对轻微的殴打行为;或者威胁将要实施杀害行为,但在威胁发出之时实施伤害行为。此种当场实施较轻加害行为、同时威胁将来实施较重加害行为的方式,可能影响行为人实际触犯的罪名和符合的具体犯罪数量,应当结合具体案件情况予以判断。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以威胁、恐吓的方式要账犯什么罪
不严重的情况下,是不构成犯罪的
以威胁、恐吓的方式要账犯什么罪
### 恐吓威胁行为的定义与处罚 **1. 恐吓威胁行为的定义** 我国现行法律没有明确规定“恐吓威胁罪”,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恐吓威胁行为指的是通过写恐吓信、发送淫秽或侮辱性信息、偷窥或散布他人隐私等方式,威胁他人人身安全或干扰他人正常生活。 **2. 处罚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实施恐吓威胁行为的人将面临以下处罚: - **轻微行为**:写恐吓信或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罚款。 - **较重行为**: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可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 **其他相关行为**:公然侮辱他人、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等,也依照上述规定处罚。 - **公开放映行为**:如果实施了公开放映行为,可能构成侮辱罪,受害人可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并主张精神损害赔偿。 **总结**:在我国,虽然没有明确的“恐吓威胁罪”,但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恐吓威胁行为有明确的处罚规定。实施此类行为的人将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甚至可能构成刑事犯罪。受害者有权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律师解答动态
胥斐律师
胥斐律师
32分钟前
您好您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沟通
杨泽昊律师
杨泽昊律师
40分钟前
我的孩子最近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与一个网络科技公司签署了合同,填的我的信息,现在因为一些原因,这个公
戴少华律师
戴少华律师
41分钟前
1.股权变更后的纳税问题:公司通过知识产权实缴注册资本后发生股权变更,纳税情况需根据股东类型及具体情
赵冠南律师
赵冠南律师
45分钟前
解决冲突前,请确保自己已经全面了解了相关事实与法律规定,这样才能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维护自身权益。需
你好,很高兴为你提供法律服务。你可以去报警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