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特定款物罪与贪污罪的界限

更新时间:2017-07-07 18:49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本文主要介绍了挪用特定款物罪与贪污罪的界限的法律规定等一系列相关内容。

  挪用特定款物罪,是指违反特定款物专用的财经管理制度,挪用国家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情节严重,致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行为。挪用特定款物罪的犯罪对象是特定的,是用于救灾、抢险、防汛、扶贫、优抚、移民、救济的款物,这些特定款物必须专用,既可以是钱,也可以是物。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对保管、分配和使用特定款物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是国家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而故意挪用,过失不能构成本罪。

  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和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贪污罪属于一种严重的经济犯罪,不仅损害了党和国家的形象,阻碍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进程,同时还降低了党政机关的工作效率,造成整个社会的信任危机。

  挪用特定款物罪与贪污罪都侵犯了公共财产所有权,两者的主要区别有:

  1、主观目的不同。挪用特定款物罪的主观目的是将特定款物移作他用,用后归还。贪污罪的主观目的是将公共财产据为己有,改变财产所有权。

  2、侵犯客体不同。前者既侵犯财产所有权,又侵犯国家财经管理制度,还侵犯了民政事业制度。后者侵犯的客体是公共财产所有权。

  3、犯罪对象不同。前者是救灾、救济、抢险、优抚、防汛、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后者则是除此以外的公共财物。

  4、主体不同。前者是经手、掌管特定款物的人员。后者是经手、管理公共财物的人员。

  5、行为性质手段不同。前者是非法挪用特定款物,后者是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占有、盗窃、骗取手段侵吞公共财产。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律师解答动态
胥斐律师
胥斐律师
32分钟前
您好您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沟通
杨泽昊律师
杨泽昊律师
40分钟前
我的孩子最近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与一个网络科技公司签署了合同,填的我的信息,现在因为一些原因,这个公
戴少华律师
戴少华律师
41分钟前
1.股权变更后的纳税问题:公司通过知识产权实缴注册资本后发生股权变更,纳税情况需根据股东类型及具体情
赵冠南律师
赵冠南律师
45分钟前
解决冲突前,请确保自己已经全面了解了相关事实与法律规定,这样才能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维护自身权益。需
你好,很高兴为你提供法律服务。你可以去报警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