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杀人罪的相关刑法规定
更新时间:2014-04-04 14:52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故意杀人罪在法律中怎么规定的呢?本文主要介绍故意杀人罪的刑法规定。
摘要:故意杀人罪在法律中怎么规定的呢?本文主要介绍故意杀人罪的刑法规定。
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百三十八条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犯前三款罪的,依照前三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第二百四十七条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刑讯逼供或者使用暴力逼取证人证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第二百四十八条监狱、拘留所、看守所等监管机构的监管人员对被监管人进行殴打或者体罚虐待,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监管人员指使被监管人殴打或者体罚虐待其他被监管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第二百八十九条聚众“打砸抢”,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毁坏或者抢走公私财物的,除判令退赔外,对首要分子,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二百九十二条第二款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故意杀人罪犯罪预备判多少年,有没有法律依据
我国刑法对故意杀人罪的量刑跨度很大,从三年以上到死刑不等。主犯通常在十年以上,从犯则视具体情节可能面临十年以下至三年以上的有期徒刑。在司法实践中,过激杀人行为往往会导致死刑或无期徒刑的判决。故意杀人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即构成此罪。
鉴于生命权利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为基本和重要的,因此,无论被害人是否实际被杀,无论杀人行为处于哪个阶段(如故意犯罪的预备、未遂、中止等),均被视为犯罪,并应立案追究。
故意杀人罪一般都是判多少年
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法院对故意杀人的,会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故意杀人罪最多判多少年?,法律上该如何规定
1. 故意杀人罪判刑标准:
- 一般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 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 该罪有两个档次的量刑幅度,根据犯罪行为人的犯罪情节轻重来进行区分。
3. 故意犯罪的定义: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4. 故意犯罪的法律责任:应当负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