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0-06-16 15:01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青少年在青春期由于心理叛逆,再加上家庭教育的错误引导,缺乏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引导,所以我们有时可以在新闻中看到未成年人犯下严重罪行。那么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是什么?下面就由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一、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是什么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法律规定行为人对自己的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必须达到的年龄。

  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采用三分法,即将刑事责任年龄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不满十四周岁是无责任能力年龄阶段。因此,不满十四周岁的人不管实施何种法益侵害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

  相对负刑事责任阶段:

  年龄己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完全刑事责任阶段,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即为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同时,对于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是什么

  相关法律规定:

  《刑法》第十七条 刑事责任年龄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二、未成年犯罪判刑原则是什么

  1、从宽处理的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规定,对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必须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也就是说,不满十八岁是一个法定从宽处罚的情节。至于是从轻还是减轻以及从轻的幅度,则根据具体案件确定。根据这一原则,对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原则上不应判处法定最高刑,在具体量刑时一般应将未成年人中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低龄犯罪者与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高龄犯罪者区别开来,在同一年龄段内的犯罪,在决定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时,一般也要体现不同行为人年龄上的差别。只有这样,才能完整地体现和实现我国刑法对未成年人犯罪从轻、减轻处罚的从宽原则。

  2、不适用死刑的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49条:“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的规定,未成年人不论犯何罪均不应判处死刑。这是刚性要求,不允许有任何例外。所谓犯罪的时候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时候。如果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即使审判的时候已满18周岁也应适用本条规定。我国刑法之所以规定对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主要原因在于:死刑是一种最严厉的刑罚,它关系到犯罪人的生死存亡。不满18周岁的人由于未成年,还处在生理与心理发育过程中,认识能力和控制能力都还比较弱,因此,尚未达到罪行极其严重、不堪改造的程度,故不宜适用死刑。

  3、教育、感化和挽救的原则

  我国未成人保护法第38条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四条也明确地规定:“ 对犯罪的未成年人追究刑事责任,实行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这就从法律上明确了司法机关在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时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教育、感化、挽救原则要求司法人员在办理未成人案件中要正确处理惩罚和教育的关系。要将教育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司法人员对未成人要坚持攻心为主,象父母对孩子、教师对学生一样,针对其个人特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之认识到自已行为的危害性。

  这一原则要求司法人员在处理未成人案件中既要注意查清事实,又要及时对未成人进行教育和感化。教育、感化在诉讼的各个阶段都要受到重视,要正确处理查清事实与教育、感化的关系。查清事实是正确教育的基础,事实不清,就无法以理服人,难以针对性的开展教育。但也不能专注于事实本身而忽视教育和感化。教育和感化是处理未成年人案件的重要原则。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感化要注意挖掘犯罪发生的深层次根源,剖析未成人犯罪的根本动因,对症下药,深入进行心理教育,使其真正认罪伏法,并能正确对待将要面临的刑事处罚和履行。

  贯彻教育、感化和挽救原则并不意味着对未成年人只重教育而忽视惩罚。未成年人犯罪同样对社会造成了危害,对其依法予以处罚是正当的,也是必要的。忽视惩罚或不当的处罚难以使其认识到自己行为的严重后果,对教育、感化方针的贯彻是不利的。但这种处罚要遵循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方针,可罚可不罚的尽量不处罚。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带来的,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是什么”的解答。相较于过去的法律制度,国家现在已经进一步调整了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能力划分标准,因为有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犯罪手段甚至要比成年人都恶劣的多。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的明确规定
未成年人犯罪处理: 1. 已满十六周岁,负完全刑事责任。 2. 十四至十六周岁犯特定重罪,也需负责。 3. 十二至十四周岁极端犯罪,可经核准追诉。 4. 不满十六周岁不处罚的,责令家长管教或矫治教育。
谎称年龄需要承担哪些刑事责任?
 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有以下几种情况:1、我国刑法规定公民完全承担刑事责任年龄为16周岁,相对负责任年龄为14周岁,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为14周岁以下。 2、已满14周岁的公民,犯以下各罪应承担刑事责任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
谎称年龄需要承担哪些刑事责任?
 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有以下几种情况:1、我国刑法规定公民完全承担刑事责任年龄为16周岁,相对负责任年龄为14周岁,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为14周岁以下。 2、已满14周岁的公民,犯以下各罪应承担刑事责任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
相关知识推荐
问题没解决?立即咨询律师
平台保障
优选律师
快速响应
#3分钟内获得解答
去咨询
刑事责任年龄是多少
刑事责任年龄是多少
刑事责任年龄
没有想要的解答?推荐咨询本地专业律师
平台律师团
已服务 9.9万人
响应 2分钟内
7x24小时在线服务
针对性解决方案
咨询我
律师解答动态
卖了2家,这个看具体情况,这个不好说不好说。
你好这种情况建议与平台经营协商处理
何江律师
何江律师
1分钟前
下午好,现在是360借条平台上显示你的银行卡号输错了吗?如果同时还显示这笔借款资金被冻结了。那么你现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