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对于赌博的处罚标准

更新时间:2019-04-19 15:42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在实际中,社会上每个人都知道赌博是一件不好的事情,赌博累己累人。尽管如此,还是很多人会去赌博。在合肥这个城市,如果犯下赌博,那么处罚标准是什么呢?接下来由找法网小编带大家了解合肥对于赌博的处罚标准的有关内容,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一、合肥对于赌博的处罚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三条规定:

  以营利为目的,聚众赌博或者以赌博为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开设赌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有以下情节的需要从重处罚:

  (一)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

  (二)组织国家工作人员赴境外赌博的;

  (三)组织未成年人参与赌博,或者开设赌场吸引未成年人参与赌博的。

合肥对于赌博的处罚标准

  二、赌博罪与一般违法行为的界限

  (一)参与赌博的动机和目的。

  赌博罪的构成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出于直接故意,并具有获取钱财的目的。如果行为人并不是为了营利,而仅仅是为了消遣娱乐、打发无聊、联络感情等,不能成立赌博犯罪。但需要注意的是,行为人只要以获取钱财为目的,就可以成立本罪,至于是否实际获得了钱财,不影响本罪的构成。

  (二)涉赌数额及参赌次数。

  有些亲戚朋友、邻居之间偶尔赌博也有输赢,但输赢不大;有些经常聚赌,但涉赌数额很小,参赌者并不以赌博所得为其生活或者挥霍的主要来源的。对此可视情节给予治安处罚、劳动教养等行政处理,但不宜认定为犯罪。

  (三)行为人系赌头、赌棍、赌场业主还是一般参赌群众。

  赌头是指聚众赌博的人,即为赌博提供赌场、赌具,组织、招引他人参加赌博,本人从中抽头渔利。赌头可能参与赌博也可能不参与赌博,可能是一人也可能是多人。赌棍是以赌博为常业的人,即以赌博所得为其生活或者挥霍的主要来源。对这种人应当以赌博罪追究刑事责任,但对于一般参赌群众,可以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还可以视情节给予治安处罚,但不能追究刑事责任。

  (四)参赌人员身份及参赌人员之间的关系。

  如果参赌人员都是亲戚朋友、同事、邻居、乡亲等熟人的,或者是一些老年人的,一般不宜以犯罪进行处理。除非涉赌数额非常大,经常聚赌且严重侵犯了社会管理秩序和社会风尚。

  三、赌博犯罪构成

  (一)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二)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并且以营利为目的。即行为人聚众赌博、开设赌场或者一贯参加赌博,是为了获取钱财,而不是为了消遣、娱乐。以营利为目的并不是说行为人一定要赢得钱财,只要是为了获取钱财,即使实际上未能赢得钱财甚至输了钱,也不影响行为人具备赌博罪的主观要件。

  (三)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正常的社会管理秩序。其破坏了社会主义的社会风尚。赌博不仅危害社会秩序,影响生产、工作和生活,而且往往是诱发其他犯罪的温床,对社会危害很大,应予严厉打击。

  (四)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万面表现为聚众赌博、开设赌场或者以赌博为业的行为。这是以列举式的方式来说明本罪的客观表现。即只要行为人具备聚众赌博、开设赌场或以赌博为业的其中一种行为,即符合赌博罪的客观要件,就可以构成赌博罪。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了如果是犯下是非一般违法行为的赌博罪,那么量刑标准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以上便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合肥对于赌博的处罚标准”全文。如果您还有关于刑事辩护代理方面的疑问,欢迎您到找法网咨询专业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2014赌博违法行为处罚标准
罚款,拘留,如果情节严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参赌和牵头的分别怎么判定?金额巨大的呢?网络赌博类的中间人又怎么处罚的?
你好 这个涉嫌赌博罪 是刑事犯罪建议具体 洽律师维护你的权利!
赌博第二次被抓住怎么处理啊
要看具体情况,建义来电详谈
律师解答动态
你好,直接咨询暂住地区。
吴中律师
吴中律师
20分钟前
您好,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1分钟前
这得看具体情况哈。要是有合同明确约定发放金额固定,那一般就是固定的。要是没合同或者合同约定不明确,可
您好,您可以通过法院诉讼主张您的权力。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7分钟前
一般情况下,仅通过手机号和名字很难直接查到身份证信息。若这涉及合法合理权益纠纷,可通过收集其他能证明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9分钟前
餐厅人员给员工劳动合同拍照,一般无不良影响,若妥善保存照片用于管理,不泄露信息,不影响双方权益。但如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30分钟前
人事单位做法不合规。你虽提前10天提交离职申请,但明确离职时间为8月31日,单位应尊重该时间约定。单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