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视居住执行切忌限制人身自由

更新时间:2012-12-18 18:58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监视居住执行切忌限制人身自由对于监视居住,修订后的刑诉法及有关司法解释已作出更为完善的规定,但是在执法实践中仍存在如下一些偏差和不规范的问题,亟须解决。一忌加戴械具执行。有的执行机关认为刑诉法对监视居住期间可否戴械具未作规定,为了保障诉讼顺利进行

  监视居住执行切忌限制人身自由

  对于监视居住,修订后的刑诉法及有关司法解释已作出更为完善的规定,但是在执法实践中仍存在如下一些偏差和不规范的问题,亟须解决。

  一忌加戴械具执行。有的执行机关认为刑诉法对监视居住期间可否戴械具未作规定,为了保障诉讼顺利进行、提高“安全系数”,在实施监视居住时对犯罪嫌疑人加戴械具,引起嫌疑人的不解和不满。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八条规定,警察在执行逮捕、拘留、看押、审讯、拘传等任务时,遇犯罪分子可能脱逃、行凶、自杀或者其他危险行为的,可以使用手铐、脚镣、警绳等约束性警械。显然,执行监视居住并不属上述任务之列。

  二忌越权执行。无论是公、检、法中何者决定的监视居住,依法都应交由公安机关具体执行。而有的司法机关作出监视居住决定后即自行执行,仅将决定书通报或送达公安机关,甚至有时连招呼也不打。由于受警力不足的制约,还有的办案机关将监视居住的部分执行工作交给并无刑事执法权的保安等临时聘请人员,给诉讼安全带来一定的隐患。

  三忌“贴身”执行。为了确保不发生犯罪嫌疑人逃跑、自杀、串供等事故,有的执行机关干脆派员进驻到嫌疑人住处或指定的居所,同吃同住,24小时轮流死看硬守,使监视居住成了警“嫌”同住,过度介入嫌疑人及其家人的生活领域,给嫌疑人及其家庭成员造成很大困扰。

  四忌设点执行。按照立法本意,司法机关不应设立专门的监视居住场所,不得在留置室、拘留所、看守所等场所实施监视居住,不得羁押或变相羁押犯罪嫌疑人。但是仍有少数办案机关设立长期或临时的监视居住场所,或者直接使用留置室等以押代监、以押促审,搞羁押或变相羁押式监视居住,完全限制嫌疑人的人身自由,但判决时往往不予以折抵刑期,有的罪犯被投送监狱服刑后就此提出申诉。

  为规范监视居住强制措施的正确运用,笔者认为要进一步完善刑诉法相关内容,尽力减少和消弭立法疏漏和冲突,例如明确规定监视居住期间不得对犯罪嫌疑人使用警械,禁止非执行机关执行人员执行监视居住,增设罚则惩处违法监视居住行为等;同时,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提高程序意识、人权意识,领会立法要义,坚持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坚持执法的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相统一,审慎运用监视居住措施。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刑事辩护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23497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取保候审的人是限制人身自由吗
您好,可委托律师办理取保候审; 如果需要帮助,可来律所面谈,谢谢!
限制人身自由
可以报案,但不好处理。
限制人身自由
你的亲戚可能涉嫌非法拘禁罪,建议及时委托律师去会见,以了解详细案情。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监视居住到期后,公安局又通知我去是什么意思
你好,监视居住到期后由办案机关作出解除或撤销监视居住的决定,具体怎样处理,还是需要看案件的侦查情况,以及被监视居住人的表现情况。
监禁监视期间,律师能否进行会面活动?
在不同情况下,律师会面活动的具体操作有所不同。若当事人处于监禁状态,律师需提前与监狱管理部门预约会面时间,并遵守监狱的会见规定。若当事人处于监视居住状态,律师会
监视居住到期后,公安局告诉我去是什么意思
你好,监视居住到期后由办案机关作出解除或撤销监视居住的决定,具体怎样处理,还是需要看案件的侦查情况,以及被监视居住人的表现情况。
监视居住到期后,公安局又通知我去是什么意思
你好,监视居住到期后由办案机关作出解除或撤销监视居住的决定,具体怎样处理,还是需要看案件的侦查情况,以及被监视居住人的表现情况。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