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凭证诈骗罪案例

更新时间:2012-12-18 22:23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一)案例再现。犯罪嫌疑人曹xx、刘xx为使用他人款项,以给银行拉存款、月息21、高出银行正常利息部分能先期支付给存款人或者作为好处费给中间联系人作诱饵,诱使他人存款。1996年5月21日,刘xx通过中间人取得山东省财政国债服务部交来的1000万元汇票一张。曹xx通过中

  (一)案例再现。

  犯罪嫌疑人曹xx、刘xx为使用他人款项,以给银行拉存款、月息21‰、高出银行正常利息部分能先期支付给存款人或者作为“好处费”给中间联系人作诱饵,诱使他人存款。1996年5月21日,刘xx通过中间人取得山东省财政国债服务部交来的1000万元汇票一张。曹xx通过中国银行潍坊分行(以下简称潍坊分行)对公存款组负责人李xx,将此汇票交给对公存款组,然后利用李xx的渎职,再分别以汇票委托书的形式转出900万元,另100万元用个人名义存进潍坊分行,作为李xx为该行完成的揽储任务。在转出款中,曹xx付给山东省财政国债服务部利息差106.2万元,付给中间人“好处费”49万元,又以高息借给他人427.9万元;剩余的316.9万元,分别存入潍坊市海州实业有限公司在开发区建设银行和潍坊分行开设的账户。曹xx、刘xx将潍坊分行的一张金额100元、定期一年的整存整取存单变造为金额1000万元、定期一年的整存整取存单,交给山东省财政国债服务部。

  同年7月19日,犯罪嫌疑人曹xx以同样手段,通过中间人骗取招远市农村信用联社开出的500万元汇票一张。曹xx为将此笔汇款骗到手,又与其兄曹xx(在逃)找到潍坊分行营业厅会计高xx,利用高xx提供的一套印鉴齐全、已经作废的《中国银行特种转帐传票》,将500万元汇票收进潍坊分行营业部。尔后,曹xx、曹xx又通过高xx取出该汇票,在背书栏填写背书转让内容,把该汇票“转让”给潍坊市海州实业有限公司。曹xx、曹xx将一张50元的《中国银行定期整存整取存单》变造为金额500万元的银行存单,连同162.1万元利息差交给招远市农村信用联社,另外付给中间人“好处费”19万元,其余款用于归还潍坊市海州实业有限公司欠银行的贷款本息。

  同年7月26日,被告人曹xx仍以同样手段骗取招远市对外供应股份有限公司两张各500万元的汇票交给潍坊分行,又伙同曹xx将两张各50元的《中国银行定期整存整取存单》分别变造为金额500万元的银行存单,交给招远市对外供应股份有限公司。后曹xx伙同他人伪造了一份委托投资协议书,并私刻了存款人和中国银行储蓄所会计名章,企图将1000万元从银行取出,因案发诈骗未遂。

  综上,犯罪嫌疑人曹xx使用变造银行存单的方法诈骗作案三起,诈骗总额2500万元(其中1000万元未遂)。犯罪嫌疑人刘xx参与诈骗作案一起。曹xx将诈骗的钱款用于支付利息差、中间人“好处费”、归还潍坊市海州实业有限公司欠银行的贷款和购买汽车等。案发后,追缴人民币及赃物折款共计 1205.41万余元,有294.58万余元无法返还。

  (二)法院审理。

  本案经潍坊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曹xx、刘xx无视国法,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变造银行票据的方法诈骗资金,诈骗数额特别巨大,严重破坏金融秩序,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特别重大损失,其行为均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四条、第一百九十九条的规定,构成票据诈骗罪,应当依法严惩。鉴于刘xx只参与作案一起,可从轻处罚。

  据此,潍坊市中级人民法院于1997年10月13日判决:一、被告人曹xx犯票据诈骗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罚金人民币10万元;二、被告人刘xx犯票据诈骗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罚金人民币20万元。

  一审宣判后,被告人曹xx、刘xx不服,均以“量刑过重”为由,分别向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曹xx的辩护人提出,第一笔是刘xx个人的诈骗行为,曹xx仅是被刘xx所利用;第二笔款,没有充分的证据证实曹xx的行为主观上具有明显的诈骗故意和将来不准备归还,且钱款用于支付利息差、单位贷款及中间人好处费,未进行挥霍,各项支出均被追回;第三笔诈骗未遂,应从轻处罚。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经二审认为,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于1998年2月12日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同时依照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第二款的规定,将本案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最高人民法院复核后认为:被告人曹xx伙同同案被告人刘xx,于1996年使用变造的银行存单诈骗资金,其行为已触犯全国人大常委会1995年 6月30日公布的《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第十二条第二款,构成犯罪。此款的罪名,最高人民法院在1996年12月16日发布的《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法发〔1996〕32号文)第五条第四款中确定为票据诈骗罪。1997年10月1日开始施行的刑法第一百九十四条第二款与《决定》第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相同。鉴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明确将“票据”规定为汇票、本票和支票,因此最高人民法院在1997年12月9日发布的《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规定》中,将刑法第一百九十四条第二款的罪名确定为“金融凭证诈骗罪”。两个司法解释对罪名的确定相抵触,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通知》第五条的规定,旧司法解释中相抵触的这一部分不再适用。曹娅莎所犯的是金融凭证诈骗罪,原审认定票据诈骗罪不当,应予纠正。

  据此,最高人民法院根据本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百八十五条第一款第(三)项的规定,于 1999年3月6日判决:一、撤销一审刑事判决和二审刑事裁定中对被告人曹xx的定罪、并处罚金刑部分。二、以金融凭证诈骗罪判处被告人曹xx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推荐阅读:

  林密诈骗案

  苏宝文、赵德虎诈骗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金融凭证诈骗罪
金融凭证诈骗罪(刑法第194条第2款),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使用伪造、变造的委托收款凭证、汇款凭证、银行存单等其他银行结算凭证,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犯本罪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情节严重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情节特别严重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从法律规定来看,涉及罪名属于重罪,需要委托律师进行辩护。
律师解答动态
叶斌律师
叶斌律师
5分钟前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左转车辆应让直行车辆先行,三轮电瓶车应负主要责任。建议报警并保存证据。
熊晖律师
熊晖律师
37分钟前
你好可以按照合同协议约定起诉的维权的
叶斌律师
叶斌律师
40分钟前
退档需与学校招生办联系,按流程申请,注意保留相关证据以备后续处理。
熊晖律师
熊晖律师
42分钟前
你好可以按照刑事案件处理的
您好,您可以向其所在平台投诉。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