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赂2万的后果

更新时间:2021-07-30 09:05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刑法所规制的是对社会有危害性的行为。只有当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对他人、社会或者国家有危害性行为的时候,该行为才会被写进刑法,从而被刑法所惩戒。但是不同的犯罪行为所导致的后果是不一样的。那么行赂2万的后果是什么呢?接下来就由找法网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吧。
一、

行赂2万的后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条 对犯行贿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情节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行赂2万的后果

二、

行赂1万元怎么处理

  行贿在5000元以上,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取保候审了,判个缓刑吧,不用坐牢。因行贿1万元以上并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的会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行贿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九十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行贿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一百万元的;

  (二)行贿数额在十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向三人以上行贿的;

  2.将违法所得用于行贿的;

  3.为实施违法犯罪活动,向负有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行贿,严重危害民生、侵犯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的;

  4.向行政执法机关、司法机关的国家工作人员行贿,影响行政执法和司法公正的;

  (三)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第三条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九十条第一款规定的“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

  第四条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九十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

  (一)行贿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

  (二)行贿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一百万元,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向三人以上行贿的;

  2.将违法所得用于行贿的;

  3.为实施违法犯罪活动,向负有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行贿,严重危害民生、侵犯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的;

  4.向行政执法机关、司法机关的国家工作人员行贿,影响行政执法和司法公正的;

  (三)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百万元以上的;

  (四)其他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形。

三、

行赂罪为什么大都不定罪

  1、是行贿人的正当要求得不到满足,无奈行贿的,他们没有过错;

  2、是行贿者在案件查处中积极配合,有立功表现,予以减轻或减免处罚;

  3、是有的不用物质行贿,查证比较难。

  行、受贿犯罪是“一对一”的犯罪,这意味着取证的艰难,如果对于一方不进行相应的从轻、减轻处罚,则很难获取相应的证据。

  因此,如果遇到难以突破的案件,在打击受贿犯罪与行贿犯罪两难选择之间,由于行贿犯罪相对受贿犯罪来说,对社会危害轻些,检察机关往往就对行贿者进行豁免以获取相应的证据。

  以上就是行赂2万的后果的相关内容。通过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知道,因行贿1万元以上并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的会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还有什么不理解或者遇到什么问题,可以咨询找法网律师,他们会给您专业的建议。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引用法条
  •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条
  • [2]《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行贿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
  • [3]《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行贿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
  • [4]《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行贿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
  • [5]《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行贿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百九十条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律师解答动态
你好,提供案情材料可以委托律师代理,会见当事人,了解案情后提供法律服务。
王强律师
王强律师
3分钟前
要看合同内容,实际履行、是否涉及到相关审批等确定。
刘朋印律师
刘朋印律师
12分钟前
你好,可以讲一下案件具体情况以及您的诉求
刘朋印律师
刘朋印律师
14分钟前
你好,可以讲一下案件具体情况以及您的诉求
何江律师
何江律师
16分钟前
晚上好,这个贷款平台的名字叫什么呢?现在要求你预存12000块钱。那么你申请的这笔贷款本金肯定也比较
潘为律师
潘为律师
22分钟前
可以与对方先沟通协调,协调不成可以进行诉讼。
潘为律师
潘为律师
23分钟前
可以与对方先沟通协调,协调不成可以进行诉讼。
叶斌律师
叶斌律师
23分钟前
不会影响应届生身份,劳动合同和五险与应届生认定无关。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