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伤害致死罪与故意杀人罪的界定

更新时间:2012-12-18 19:52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故意伤害致死罪与故意杀人罪的界定故意伤害罪:是指犯罪嫌疑犯人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健康。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犯罪嫌疑人非法侵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在主观方面是故意,表现为犯罪嫌疑人对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结果

      故意伤害致死罪与故意杀人罪的界定
      故意伤害罪:是指犯罪嫌疑犯人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健康。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犯罪嫌疑人非法侵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在主观方面是故意,表现为犯罪嫌疑人对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结果有预见为主观要件,至于对这种危害结果的大小、轻重有无明确、清晰的认识,并不影响本罪的成立。故意伤害至人重伤或死亡的,他的涉嫌犯罪本质并未发生变化,只是按不同的法定刑处罚。
    故意杀人罪:是指犯罪嫌疑人非法故意剥夺他人的生命。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犯罪嫌疑人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犯罪主体应当年满14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杀人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如谋财害命、杀人灭口等。

    通过以上这两种犯罪的构成要件不难看出,故意伤害致死与故意杀人既遂、故意伤害与故意杀人未遂、不仅危害结果相同,犯罪手段、行为方式极为相似,在主观上都出于故意,都是明知故犯,因此,很容易混淆。区分二者界限的方法是,要查明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故意,如果犯罪嫌疑人出于杀人的故意,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造成死亡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死亡结果的发生,即使犯罪嫌疑人没有造成死亡的结果,也应当定位为故意杀人罪;如果犯罪嫌疑人出于伤害的故意,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伤害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即使引起了他人死亡的结果,也应当定位为故意伤害罪。当然,犯罪嫌疑人主观故意的形成是属于思想、思维意思的问题,他是人的一种内心活动。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故意是区分这两种罪名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司法实践工作中在判断犯罪嫌疑人主观故意的具体形成时,必须全面、客观综合分析案件相关方面的各种证据,分析行为人的犯罪动机等因素,来认定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故意。从而正确区分、界定故意伤害(致死)罪与故意杀人罪 。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刑事辩护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09456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故意伤害致死罪
一般不会的。
故意伤害致死罪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
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致死罪的区别和量刑
故意伤害致死不是一个独立的罪名,罪名仍是故意伤害罪。致死,只是在量刑上是一个加重处罚的情节。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故意伤害致死罪量刑标准
属于故意杀人罪,刑期一般是无期或死刑。
我在拼多多上买了一个微信支付的东西,那么拼多多退款的钱会退到哪里呢?
你好,是否可以退款要看商品是否有问题,另外还要看合同的约定。
12315平台找不到商家怎么投诉
这是可以直接投诉处理了
BD会员莫名其妙扣了我的99元是么回事,请问?
处理方式包括联系BD客服、查询交易记录、检查账户设置等。若涉及法律纠纷,可咨询律师或向消费者协会投诉。选择处理方式应考虑证据的充分性和问题的严重程度。
我咨询一下,别人欠我钱4万十年了没还我怎么能把钱要回来?
针对欠款问题,不同情况下处理方式有所不同。若对方有还款能力且愿意还款,可协商签订还款协议,明确还款时间、方式等;若对方无还款能力但有财产,可考虑通过法律途径查封
我在取保候审期间,在家摔了点东西,老婆报警说我家暴
如果你老婆坚持认为你家暴,你可以通过收集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清白。例如,你可以提供当天的监控录像、邻居的证词等来证明你的行为并未构成家暴。同时,你也可以考虑与你的老
付了30%的首付,公积金已面签,但未放款,想退房。
与开发商协商退房时,应先了解购房合同中的退房条款,然后书面提出退房申请,说明退房原因。开发商同意后,双方签订退房协议,明确退款金额、方式和时间等。最后,按照协议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