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伤害罪量刑标准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2-05-13 11:32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故意伤害罪量刑标准需要根据犯罪人的犯罪情节以及犯罪后果来确定,比如犯罪人的犯罪情节一般,只造成轻伤的,一般会判处六个月至一年半有期徒刑,如果犯罪人故意伤害他人导致一人重伤的,需要判处三年至四年有期徒刑,如果犯罪人是通过特别残忍的手段导致他人重伤而且六级残疾的,需要判处十年至十二年有期徒刑。

故意伤害罪量刑标准是什么

  一、故意伤害罪量刑标准是什么

  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地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是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下面跟着找法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故意伤害罪量刑标准是什么吧。

  故意伤害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主要体现在伤害后果的严重程度方面,量刑时可以根据伤害后果的大小在相应的法定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和基准刑:

  1、故意伤害致人轻伤或者重伤的,可以分别在下列相应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和基准刑:

  (1)犯罪情节一般,故意伤害致一人轻伤的,量刑起点为六个月至一年半有期徒刑。可根据犯罪情节的恶劣程度、轻伤伤残等级增加或减少刑罚量确定基准刑。

  (2)犯罪情节一般,故意伤害致一人重伤的,量刑起点为三年至四年有期徒刑。可根据犯罪情节的恶劣程度、重伤伤残等级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

  (3)以特别残忍手段故意伤害致一人重伤,造成六级严重残疾的,量刑起点为十年至十二年有期徒刑。可根据手段的残忍程度和严重残疾的等级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相应地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

  (1)每增加一人轻微伤,可增加一个月至二个月刑期;

  (2)每增加一人轻伤,可增加三个月至六个月刑期;

  (3)每增加一人重伤,可以增加一年至二年刑期;

  (4)每增加一级一般残疾的,可增加一个月至三个月刑期;每增加一级严重残疾的,可增加六个月至一年刑期;每增加一级特别严重残疾的,可以增加二年至三年刑期;

  3、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可以增加基准刑的20%以下:

  (1)带有黑社会性质或地方恶势力性质的;

  (2)伤害对象为老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孕妇等弱势人员的;

  (3)持枪支、管制刀具或者其它凶器伤害他人的;

  (4)因实施其他违法犯罪活动而故意伤害犯罪的;

  (5)有赔偿能力而拒不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的。

  4、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10%-30%:

  (1)因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民间矛盾激化引发的;

  (2)因激情、义愤故意伤害犯罪的。

 故意伤害罪量刑标准是什么 

  二、具体的刑罚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述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三、立案标准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为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罪立案标准 根据《刑法》第234条的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应当立案。故意伤害他人,只有达到法定的轻伤,重伤标准时,才构成故意伤害罪,予以立案。

  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

  上述文章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了故意伤害罪量刑标准是什么,一般情况下,犯故意伤害罪,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故意伤害罪,致人重伤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未成年人故意伤害罪量刑标准
未成年人犯故意伤害罪,处理方式因年龄和情节而异:1. 满16岁的,依法判刑;2. 14-16岁致人重伤或死亡的,从轻或减轻处罚;3. 未满12岁的,不负刑事责任,可能接受教育改造。处理时需结合实际情况,保护未成年人权益。
故意伤害罪量刑标准是什么违法行为
对于故意伤害罪,其核心定罪标准包括故意伤害和非法行为等。针对不同程度的伤害,处理措施也有所不同:1. 对于轻伤,将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2. 重伤的情况则将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3. 若造成死亡或采用特别残忍的手段致人重伤,则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直至死刑。最终的判决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决定。
入室故意伤害罪量刑标准规定
入室故意伤害罪的判刑标准因具体情况而异。对于轻伤的情况,可能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而对于重伤的情况,则可能处三年以上至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如果造成了特别严重的情况,例如致人死亡或采用特别残忍的手段导致重伤,则可能会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可能面临死刑。具体的判决会根据案件的细节和法院的裁决而定。
律师解答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