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司机熟睡“砸窗取包”盗窃还是抢夺?

更新时间:2012-12-18 19:46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案情:2009年5月4日夜,高某、刘某乘王某驾驶的轿车行至一加油站附近时,偶然看到有辆货车停在路边。高某三人经商议,打算从货车上“搞点钱花”。高某、刘某二人下车,用手电筒照见货车驾驶室内司机已熟睡,风挡玻璃下有一皮包。高某用石头将货车驾驶室的玻璃砸破,刘某

     案情:2009年5月4日夜,高某、刘某乘王某驾驶的轿车行至一加油站附近时,偶然看到有辆货车停在路边。高某三人经商议,打算从货车上“搞点钱花”。高某、刘某二人下车,用手电筒照见货车驾驶室内司机已熟睡,风挡玻璃下有一皮包。高某用石头将货车驾驶室的玻璃砸破,刘某迅速将皮包拿走,与高某坐上轿车逃离现场。货车司机被砸玻璃声响惊醒,已追赶不及。后高某三人将包内4.9万元瓜分。

      分歧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高某等三人趁夜深人静、货车司机熟睡之机以秘密手段非法取得财物,且价值巨大,其行为符合盗窃罪的特征。高某等人取走财物后逃脱,是盗窃既遂后的事后行为。第二种意见认为,高某等人行为构成抢夺罪,因为在高某等人“砸窗取包”过程中,必然会惊醒熟睡司机并被当场发现,高某等人公然夺取财物并迅速脱离被害人控制范围,其行为涉嫌抢夺罪。

      评析: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抢夺罪与盗窃罪有一些共同之处,两罪的主观都必须出自行为人直接故意,并都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所侵害的客体都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但盗窃罪与抢夺罪最大区别在于客观方面的行为特征不同。盗窃罪的客观方面是秘密窃取,即行为人用自以为不会被财物控制者发觉的手段窃走财物。抢夺罪的客观行为是采取公然夺取的方式,是指行为人当着财物管理人的面公开夺走其财物,并且这种公然夺取没有采用暴力或暴力相威胁,否则将构成抢劫罪

      简言之,秘密窃取是为“盗”,公然取物便为“夺”。从高某等人“砸窗取包”的过程看,必然是“砸窗”在前、“取包”在后,而石块砸破汽车玻璃所发出的巨大声响,必然会使得在空间狭小的驾驶室内睡觉的司机惊醒。而这一点也在高某等人意料之中,所以他们在动手砸玻璃前也已经做好了迅速逃离的充分准备。就在玻璃被砸破、司机惊醒后的一瞬间,驾驶室内财物仍处于司机的有效控制范围之内———尽管这一瞬间稍纵即逝。故高某等人“取包”的行为也必定会被司机所当场发现。抢夺罪正是趁被害人不备而公开地夺取财物,故被害人意识到财物遭受损失只是在受到侵害的一瞬间,而这时抢夺行为一般已经结束,本案的关键行为也是在于高某等人在司机来不及反应之机,迅速控制皮包并逃离,这一“公然夺取他人财物”的行为才是高某等人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决定性行为,因此本案应该认定高某等三人的行为构成抢夺罪。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刑事辩护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24446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聋哑人 砸车窗盗窃
犯盗窃罪情节特别严重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但是如果犯罪嫌疑人有从轻或减轻情节的,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室内房门大开,趁主人不备抢包就跑了,算抢夺还是抢劫
涉嫌抢夺罪或者是盗窃罪,不构成抢劫罪,如需法律帮助可以联系。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入室盗窃和撬车窗
会被收监,保证金不退
为什么在拼多多买东西支付成功?但是钱包里没有扣钱
您好,这种情况您可以向拼多多平台投诉的哦
统筹保险不予退还
看当地社保部门规定
包货源买车被骗了怎么办?
您好,建议起诉中间和第三方
怎样才能看到在押人在看守所的情况
看守所探视的常见方式包括递交探望申请和委托律师会见。选择递交探望申请需准备相关材料并与监狱协商安排时间;而委托律师会见则更为便捷,律师可依法进行会见并了解在押人
我订了找朋友在手机店订了一台手机,但是不想要了,店家已经订好了,该怎么办
可与店家协商或投诉处理。1.与店家协商:联系店家说明情况,提出退货请求,保留好交流记录。2.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如协商无果,可携带证据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寻求其帮助
分手买戒指的钱应该归还么
分手买戒指钱一般不归还。戒指属于赠与财产,交付即完成赠与。若有借贷证据可要求返还,或通过协商、诉讼解决。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方式。
合作社注销了还能恢复正常吗
若合作社已注销,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处理方式。若希望继续经营类似业务,可考虑重新设立合作社,需满足设立条件并办理相关手续。若涉及财产权益或合同关系,应妥善处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