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收养强抢婴儿应如何定性

更新时间:2012-12-18 20:26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正确理解拐骗儿童罪的犯罪方法是定性的关键案情:近日,某地发生一起抢劫儿童的案例:该地村民甲因膝下无子,一直想收养一子,其看到妇女乙之子(婴幼儿)后,甚是喜爱,即想收养该婴儿。2003年4月25日,甲见乙抱着其子在街上,即产生将该子抢走的恶念,遂手持木棍将

正确理解拐骗儿童罪的犯罪方法是定性的关键

案情:

近日,某地发生一起抢劫儿童的案例:该地村民甲因膝下无子,一直想收养一子,其看到妇女乙之子(婴幼儿)后,甚是喜爱,即想收养该婴儿。2003年4月25日,甲见乙抱着其子在街上,即产生将该子抢走的恶念,遂手持木棍将乙打晕后抱得婴儿逃跑,后被当地群众抓获。

分歧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这种行为虽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但现行刑法对抢劫儿童的行为没有明文规定,依据罪刑法定原则,对甲的行为不能以犯罪论处。第二种意见认为,甲的行为已构成拐骗儿童罪。

评析:

笔者主张第二种意见,认为甲的行为已构成拐骗儿童罪。

所谓拐骗儿童罪是指用蒙骗、利诱或者其他方法,使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家庭或监护人的行为。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其目的一般是为了收养或者奴役。

对于本案,否认甲构成拐骗儿童罪的理由是甲使用暴力抢走儿童的行为方式,不符合拐骗儿童罪客观上要求的拐骗的犯罪方法,依据罪刑法定原则,不能以该罪论处。笔者认为,导致这种错误认识的原因就在于僵化地理解罪刑法定原则,将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曲解为法无直接规定不为罪。我们知道,刑法条文总是抽象的、概括的,它只能规定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如拐卖儿童罪的本质特征是出卖,围绕这一目的,行为人无论采取诱骗方法,还是暴力胁迫、绑架、偷盗等方法,都不影响犯罪的成立。同样,拐骗儿童罪的核心是拐,(词典意为改变方向)意即使14岁以下未成年人脱离家庭或监护人,体现的是对14周岁以下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刑法在规定该罪时使用了拐骗一词,对此不应理解为成立拐骗儿童罪只限于骗一种方法,尤其是对于类似本案中的尚在襁褓中的婴幼儿而言,因其毫无辨别和自我保护能力,对其而言骗也是不必要的,因此限定犯罪方法无异于放弃了对其的保护。举轻以明重,用比骗更为恶劣的暴力胁迫、绑架、偷盗等方法,使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不违背该罪的犯罪构成,相反因其手段的恶劣应作为酌定从重处罚情节。也正因为如此,学理上均将拐骗儿童罪的方式解释为蒙骗、利诱或者其他方法。

在认定拐骗儿童罪时,还应区分目的行为与手段行为,前者如对有一定辨别能力的儿童采取的诱骗、暴力威胁、绑架等行为,使其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后者主要是为拐骗儿童创造条件,如骗开、支开监护人,对监护人实施暴力、胁迫,使其不能或不敢反抗,从而达到拐走儿童的目的。本案中的暴力手段就是直接针对监护人的,从而达到抱走婴儿的目的,这些情况均不影响拐骗儿童罪的成立。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刑事辩护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64741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非法领养婴儿现在如何处理
你好,领养需要办理手续
关于收养婴儿
如果已经办理收养关系的,不能收回。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贩卖营业执照犯法吗
贩卖营业执照犯法吗
拐卖妇女、儿童罪
我在QQ上被骗了60元可以追回吗?
您好,遇到网络诈骗能否追回损失要看案件进展,及时报警,尽量配合警方破案。
在家做网上兼职,我想云账户上传身份证,会有危险吗?
可以要求退回。提供了这么多的信息,若被用于违法犯罪的,可以报警处理。
判处一年怎么申请减刑
判处一年可申请减刑。具体操作包括:1.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2.表现悔改,如通过行为改正等证明;3.立功,如阻止他人犯罪等;4.检举犯罪活动,需经查证属实
拐卖妇女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拐卖妇女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拐卖妇女、儿童罪
电动车逆行撞了电动车,对方说没事之后走了,如果事后找我的麻烦我算肇事逃逸吗?
电动车逆行撞车后,如对方表示无碍并离开,一般无需担心肇事逃逸问题。但若担心后续纠纷,可记录对方联系方式,并拍摄现场照片作为证据。如对方事后联系你,可协商处理或报
被骗2600怎么办
你好,你是什么案件情况的,可以详细描述
你好请问谈恋爱的时候对方用了3万块钱他现在不想在一起了要把这个钱要回来报警
如果恋爱期间的花费被认定为不当得利,通常需要通过民事诉讼来解决,而非报警。因为报警主要针对的是犯罪行为,而不当得利属于民事纠纷范畴。在民事诉讼中,法院会根据双方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