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拘禁罪 绑架罪 区别

更新时间:2012-12-18 20:23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非法拘禁罪绑架罪区别绑架罪与非法拘禁罪实际上存在特殊与一般的关系,两者都是侵犯他人人身自由权利的犯罪,而且,绑架罪在客观上也必然表现为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剥夺的方法与非法拘禁罪的方法没有质的区别,都可以是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非法拘禁罪也
非法拘禁罪 绑架罪 区别
  绑架罪与非法拘禁罪实际上存在特殊与一般的关系,两者都是侵犯他人人身自由权利的犯罪,而且,绑架罪在客观上也必然表现为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剥夺的方法与非法拘禁罪的方法没有质的区别,都可以是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非法拘禁罪也可以由绑架方法构成;两罪中将被害人绑架、劫持的空间特点也一样,既可以是就地不动,也可以是将被害人掳离原所在地。绑架罪与非法拘禁罪的区别主要在于,绑架罪的构成不仅要求有非法剥夺人身自由的行为,而且要求有勒索财物或满足行为人不法要求的目的以及与此相应的勒财或提出不法要求的实行行为。而非法拘禁罪仅要求行为人具有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目的。实践中,涉及绑架罪与非法拘禁罪界限区分问题的主要是为索债而绑架、扣押人质的案件。刑法第238条第3款明确规定:为索取债务而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以非法拘禁罪定罪处罚。对于索债而绑架、扣押人质的案件,处理时应注意。我们认为可从这样几个方面注意区别非法拘禁罪与绑架罪的界限:(1)刑法第239条第3款规定的“为索取债务而非法扣押、拘禁他人”,指的是合法债务,为索取非法债务如赌博债而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应以绑架罪定罪处罚。债权债务关系不明的,行为人确系出于索取合法债务的目的而实施绑架行为的,应以非法拘禁罪定性。但是,对于行为人与他人有债权债务关系而绑架、扣押人质的案件,也要认真考察行为人的真实意图,对行为人绑架、扣押人质而目的不在于索取债务的,对行为人仍要以绑架罪定罪处罚。最高人民法院在2000年6月30日通过、2000年7月19日施行的《关于对为索取法律不予保护的债务非法拘禁他人行为如何定罪问题的解释》明确规定:“行为人为索取高利贷、赌债等法律不予保护的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刑法第238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即应定为非法拘禁罪。(2)为索取债务绑架他人后,向被绑架人的近亲属或其他人索得债务后,又索取额外财物或以人质相挟提出其他不法要求的,行为人同时触犯非法拘禁罪和绑架罪两个罪名。但应视此情况为想象竞合犯(实施一个索取财物行为,而财物中既有债务又有额外财物时)或吸收犯的形态,对行为人以绑架罪一罪处理。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刑事辩护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61207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非法拘禁和绑架罪的区别
非法拘禁罪是通过限制人身自由的方式把人限制在一个固定的区域内使其无法自由行动;绑架罪则是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采用暴力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索要钱财。
绑架罪与拘禁罪的区别
1,绑架涉及人身、财产的安全, 2,非法拘禁的只是针对人身自由采取。
非法拘禁罪和绑架罪的区别有那些?
1.这个问题很宽泛,网上可以找到很多答案。2.我来讲一个实务中的细节方面吧,比如在追要货款的时候,将欠款的人给关起来的,向其本人或家属追要货款,这种情况因为有合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绑架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区别?
前者包含拘禁行为,侵犯人身自由
然后他的账户被冻结了,说是因为给未成年人付款,让我用父母的手机解冻
你好,对方这个买家真的报警了么?这个平台是对方提供给你的,显然他最起码了解这个平台的作用,并且在他的指导下完成注册,结果出现一系列的受骗行为。综合以上描述来看,
满16岁未满十八岁可以拿社保卡去ATM机存钱吗
从法律角度看,满16岁未满18岁的青少年通常被视为具有部分民事行为能力。他们可以在ATM机上使用社保卡进行存款操作,但需注意遵守银行的相关规定和操作流程。常见的
拘留后无罪未起诉还会记录在案吗
不会留案底。刑事拘留未被起诉,说明不构成犯罪,不会记录。如担心有记录,可向公安机关申请查询或开具无犯罪记录证明。如有其他法律问题,请咨询律师。
空调噪音很大,干忧睡眠
除沟通外,可联系物业或社区调解。若仍无效,可向环保部门投诉或报警。不同处理方式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优先沟通协商,无果后再考虑其他途径。
你好只有名字跟照片地址知道大概,能查的到联系方式吗?
针对此类问题,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公共信息渠道或专业查询机构进行查找。选择不同处理方式时,应考虑信息的准确性、隐私保护以及合法合规性。对于社交媒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