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章造假的法律后果

更新时间:2019-11-29 10:22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企业的公章是非常重要的,企业签订合同的时候,一般需要加盖企业的公章,这样合同才会有效力,而在实践中很多人会伪造企业的公章签订合同。那么合同章造假的法律后果有哪些?找法网小编将在下文中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的介绍,欢迎大家阅读。

  一、合同章造假的法律后果

  刻假章是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私刻公章罪是指个人或者其他组织私自篆刻其他企业公章的行为。公章,是一个单位、企业、事业、团体、学校的法定代表标志。为了防止某些不法人员私自刻制公章,进行诈骗、破坏国家治安管理活动,侵害单位、企业、团体、学校的合法利益,国家将刻字业(包括刻字工厂、刻字社(店)、刻字摊等)纳入特种行业,归公安机关实行治安管理。对违反国家管理规定的刻字单位和职工个人,视问题的性质和情节轻重,依法予以治安管理处罚,或者追究刑事责任。

  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

  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是指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的行为。

  根据刑法第280条第2款的规定,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的,应当立案。

  行为是犯罪,只要行为人实施了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的行为,原则上就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

  犯本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合同章造假的法律后果

  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

  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是指非法制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和信誉。国家机关制作的公文、使用的印章和证件是其在社会的一定领域、一定方面实行管理活动的重要凭证和手段。任何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行为,都会影响其正常管理活动,损害其名誉,从而破坏社会管理秩序。

  二、如何认定合同诈骗罪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包括:

  一是本罪侵犯的客体应为复杂客体,即国家对经济合同的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所有权;二是本罪的客观方面应表现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三是本罪的主体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单位;四是本罪要求主观方面应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对方财物的目的。就本案而言,行为人使用伪造的印章与他人签订虚假合同并骗取数额较大财产的行为,完全符合合同诈骗罪的上述构成要件,应当以合同诈骗罪定罪处罚。

  三、关于合同章造假答疑

  网友提问:

  我有一个叔叔前一段时间他自己开了一家公司,他们主要是经营生产小零件的,后来他发现他们公司的公章被别人拿去私刻了,他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的生气,他想咨询一下律师私刻公章罪立案标准是怎么样的?希望律师能够帮忙解答一下。

  律师回答:

  你好,私刻公章构成伪造印章罪。立案标准如下:根据刑法第280条第2款的规定,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的,应当立案。此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的行为,原则上就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合同章造假的法律后果介绍。私刻合同章签订合同,在不同的情形下法律后果也不同。如果出于非法目的,通过私刻合同章与他人签订合同的形式骗取对方财物,则可能涉嫌刑事犯罪,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并且还要承担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三方协议造假会有什么法律后果
针对三方协议造假,常见处理方式包括撤销协议、追究责任等。具体选择应根据协议内容、造假程度及后果等因素综合考虑,必要时可寻求专业法律意见以确保合法权益。
合同章造假的法律后果是
合同章造假的后果包括: 1. 非法目的骗取财产可能涉嫌刑事犯罪,需追究刑事责任并赔偿损失。 2. 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组织印章,可处三年以下刑罚,并处罚金。 许多公司因管理松懈,印章管理混乱,易陷入巨大法律风险。不同情境下,签订合同可能产生不同法律后果。
伪造假章盖合同有什么后果,有哪些法律规定
假公章盖的合同,在未经被代理人追认或同意的情况下,通常是无效的。根据法律,一个有效的合同需要满足以下条件:合同双方必须具备民事行为能力,合同内容需真实合法,且双方的意图表达真实,不违背公序良俗。假公章的使用会给合同带来效力瑕疵。 当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代理权终止后仍然进行代理行为,且未得到被代理人的追认时,该行为对被代理人不具有法律效力。相对人可以要求被代理人在收到通知后的三十天内进行追认。若被代理人未作出任何表示,则视为拒绝追认。在行为被追认前,善意的合同相对人有权撤销该行为。撤销需以通知方式进行。如果行为未被追认,善意的合同相对人可以选择要求行为人履行债务或赔偿其因此遭受的损失,但赔偿额不得超过被代理人追认时相对人可能获得的利益。 此外,如果行为人在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代理权终止后,仍然进行代理行为,但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合法的代理权,则该代理行为仍然有效。
律师解答动态
您遇到的情况物业存在侵权行为。您可先和物业沟通,要求其就停电、停水、盗用沙子及保安打人等行为给出说法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5分钟前
首先要收集能证明你和老板存在劳动关系以及拖欠工资的证据,像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接着可以和老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2分钟前
中介收取押金不一定违法。若双方协商一致且合同有约定,收取押金是合法的;但如果没有约定,或违反公平原则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3分钟前
工厂跨省搬迁,作为劳务工和第三方签合同,用人单位不赔偿,可先与用人单位协商,表明工厂搬迁属客观情况重
叶斌律师
叶斌律师
18分钟前
2017年手指骨折,现已超过3年诉讼时效,难以主张赔偿。
国晖律师
国晖律师
19分钟前
您好,马上安排助理跟你解答!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