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认定

更新时间:2018-08-31 11:10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是指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行为。那么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认定是怎样的呢?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

  在实践中,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认定是怎样的呢?下面跟着找法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阅读完以下内容,一定会对您有所帮助的。

  一、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认定

  1、罪与非罪

  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要注意:构成本罪,要求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三个条件同时具备,且行为人必须是首要分子。缺少其中的一项,情节较轻,或者属于一般参与者,则属于一般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不构成本罪。如某地村民因该村对京福高速公路征地补偿分配和耕地调整的方案未能实施产生不满情绪,企图以扩大事态的方式使问题以解决。2001年3月7日,该村村民张氏兄弟故意煽动指挥村民拦堵大桥、国道,致使几百名村民聚集到涌溪大桥、国道205线上设置障碍堵塞交通,造成涌溪大桥、国道205线交通中断达两个多小时,被堵车辆1100余辆及发生攻击维持秩序的公安民警,致多名民警受伤的结果,严重破坏了正常的交通秩序。本案中张氏兄弟作为事件的首要分子,纠集村民扰乱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已构成聚众扰乱交通秩序罪,后被法院分别判处有期徒刑3年。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认定

  2、此罪与彼罪

  本罪与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界限。两者的相同点是:从客观方面看,两者的乱行为都是聚众进行的;主观上,都是出于故意,而且都以某种借口,意图通过聚众扰乱活动来对有关部门施加压力,以实现自己的某种要求,情节要求上,都要求“情节严重”才能构成犯罪。两者的主要区别是:

  一是犯罪行为发生的场所不同。本罪发生在车站、码头、公园、运动场、展览会、影剧院等公共场所或者交通要道等人员集结和通行的地方;而扰乱社会秩序罪发生的场所一般在机关、单位、团体的门前、院内。

  二是侵犯的直接客体不同。本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公共场所秩或者交通秩序;而扰乱社会秩序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机关、单位团体的生产、工作、营业和教学、科研的秩序。

  三是对犯罪主体的具体要求不同。本罪的主体仅限于首要分子;而扰乱社会秩序罪的主体则即有首要分子,又有其他积极参加者。

  二、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刑法条文

  第二百九十一条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认定的相关内容。总的来说,根据刑法第291条之规定,犯本罪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需了解更多,欢迎来找法网咨询相关专业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
想问什么。。。。需要律师手机微信联系。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刑事拘留
想委托律师吗?具体事宜与律师手机微信联系。
这样的行为算不算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
你好 没有那么严重,不能算是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
律师解答动态
刘江律师
刘江律师
4分钟前
大学生遇到这种被骗签培训班合同,不去培训还被要求每月交学费的情况,应积极维权。首先要收集能证明被骗的
刘江律师
刘江律师
5分钟前
经济纠纷立案没有对方身份证信息,你可先查看合同、转账记录、聊天记录等能否获取线索,或通过国家企业信用
林荔枝律师
林荔枝律师
11分钟前
可以大概说一下情况,这边帮您详细的分析一下。
林荔枝律师
林荔枝律师
11分钟前
可以大概说一下情况,这边帮您详细的分析一下。
您好,建议收集证据起诉维权
你好,这种情况一般需要通过民事诉讼来解决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