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罪如何认定

更新时间:2019-10-23 09:41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如今我国的经济迅猛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很大的提升。那么有的时候在商品交易中出现的假冒伪劣商品多的很,特别是一些高仿的,这个已经和真品没有多大的差距了。那么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罪如何认定?阅读完以下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内容,一定会对您有所帮助的。

  一、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罪如何认定

  1、主观上对伪劣产品是否存在明知。如不知是伪劣产品而予以生产、销售的,由于其主观上不具有的故意,不构成犯罪。

  2、与一般违法行为的界限。如果行为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销售金额未达到5万元以上的,属于一般违法行为,不以犯罪论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特殊的情况应当除外。根据《关于办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第2款的规定,生产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达到15万元以上的,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未遂)定罪处罚,而不能以无罪处理。该《解释》第2条第3款规定,货值金额以违法生产、销售的伪劣产品的标价计算;没有标价的,按照同类合格产品的市场中间价格计算。货值金额难以确定的,按照国家计划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1997年4月22日发布的《扣押、追缴、没收物品估价管理办法》的规定,委托指定的估价机构确定。

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罪如何认定

  二、生产伪劣产品怎么定罪处罚

  规定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同时,还将生产、销售8种特定的伪劣产品的行为规定为独立的犯罪。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与其他8种犯罪的关系是一种法条竞合的关系,根据刑法第149条第2款的规定,对这种法条竞合犯按照重罪优于轻罪的原则处断。即生产、销售刑法第141条至第148条所列产品,构成各该条规定的犯罪,同时又构成第140条规定的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根据刑法第149条第1款的规定,生产、销售刑法第141条至第148条所列产品,不构成各该条规定的犯罪,但是销售金额在5万元以上的,依照刑法第140条的规定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定罪处罚。

  三、销售伪劣产品罪有什么特征

  1、侵犯客体是国家对普通产品质量的管理制度。普通产品是指除刑法另有规定的药品、食品、医用器材、涉及人身和财产安全的电器等产品,农药、兽药、化肥、种子、化妆品等产品以外的产品。国家对产品质量的管理制度是指国家通过法律、行政法规等规范产品生产的标准,产品出厂或销售过程中的质量监督检查内容,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损害赔偿、法律责任等制度。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侵犯了国家对产品质量的上述管理制度,生产、销售不符合产品质量标准的伪劣产品扰乱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秩序,侵犯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客观方面表现为生产者、销售者违反国家的产品质量管理法律、法规,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行为。违反产品质量管理法律、法规一般是指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工业产品质量责任条例》以及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的关于产品质量的地方性法规、规章、有关行业标准规则等。关于伪劣产品的界定标准,在上述产品质量法规中有规定。

  本罪在客观方面的行为表现可具体分为以下四种行为:

  (1)掺杂、掺假。这是指行为人在产品的生产、销售过程中掺入杂物或假的物品。

  (2)以假充真。这是指行为人以伪造产品冒充真产品,表现为伪造或者冒用产品质量认证书及其认证标志进行生产或者销售这类产品的行为。

  (3)以次充好。这是指以次品、差的产品冒充正品、优质产品的行为。

  (4)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这是指以不符合产品质量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在内)的产品假冒符合产品质量标准的产品的行为。

  根据法律规定的精神,上述四种行为属选择行为,即行为人具有上述四种行为之一的就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行为人如果同时具有上述两种行为或两种以上行为的。也应视为一个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不实行数罪并罚。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金额达到5万元以上的情节是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在客观上所要求的内容。

  3、犯罪主体是个人和单位,表现为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两类人。生产者即产品的制造者(含产品的加工者),销售者即产品的批量或零散经销售卖者(含产品的直销者)。至于生产者、销售者是否具有合法的生产许可证或者营业执照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4、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一般具有非法牟利的目的。行为人的故意表现为在生产领域内有意制造伪劣产品。在销售领域内分两种情况:一是在销售产品中故意掺杂、掺假;二是明知是伪劣产品而售卖。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最新的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罪如何认定相关内容。综上,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罪在主观上对伪劣产品是否存在明知,如果生产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达到15万元以上的,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未遂)定罪处罚。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的找法网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假冒伪劣产品如何赔偿
遇到假冒伪劣产品,应依法要求赔偿。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首先,收集相关证据,如购物发票和商品照片等;其次,与商家协商,坚持要求按法律规定进行赔偿;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或市场监管部门投诉;必要时,提起法律诉讼,坚决维护自身权益。
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如何处罚
针对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处理方式因情况而异。通常,根据销售金额和犯罪情节的严重程度,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可能面临的处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和罚金等。同时,受害者可以通过民事诉讼途径寻求赔偿。处理过程中需关键收集证据、评估损失,并明确责任归属。若涉及跨境犯罪,还将与国际执法机构合作,确保案件得到妥善且高效的解决。
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如何处罚的
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是违法行为,具体的处罚力度取决于销售金额和情节。如果销售金额较小,可能会受到行政处罚;如果销售金额较大或情节严重,则可能面临刑事处罚。此外,被侵权的消费者也有权要求民事赔偿。请务必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杜绝此类违法行为。
相关知识推荐
律师解答动态
时龙律师
时龙律师
2分钟前
跟已婚的女人生了孩子可以上户口。根据《民法典》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可由生父或生
时龙律师
时龙律师
3分钟前
驾驶证违法扣分可通过交管部门官网或“交管12123”APP等线上渠道查询确认,准备好驾驶证、行驶证等
崔斌律师
崔斌律师
3分钟前
我21年申请的公租房,现在没下来,给我说让我起诉去
崔斌律师
崔斌律师
3分钟前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已经缴纳生育保险费的,其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
崔斌律师
崔斌律师
5分钟前
与单位协商:再和用人单位诚恳地沟通,说明你8月25日开学是客观事实,难以工作到9月8日,希望单位能理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