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套现量刑标准是怎样的

更新时间:2021-05-02 13:25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信用卡的出现方便了很多人,提高了大家的生活水平。但是在物欲的诱惑面前很多人都经不起考验,忘记信用卡要还,一味的享乐与超前消费导致无力负担巨额债务。这种行为到最后很有可能构成信用卡诈骗罪。下面找法网小编将信用卡套现量刑标准是怎样的,介绍给大家。

  一、信用卡套现量刑标准是怎样的

  信用卡恶意透支会构成信用卡诈骗罪,处罚是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信用卡套现量刑标准是怎样的

  二、信用卡恶意套现立案标准新规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的《关于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信用卡“恶意透支”构成犯罪的条件作了明确的规定,以及“恶意透支”认定处罚的相关问题,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作了界定,以区别于善意透支的行为。

  根据《解释》,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应当认定为“恶意透支”。

  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孙谦介绍,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的规定,“恶意透支”属于信用卡诈骗的犯罪行为。这次“两高”司法解释对“恶意透支”构成犯罪的条件作了明确的规定:

  1、对“恶意透支”增加了两个限制条件:一是发卡银行的两次催收;二是超过三个月没有归还。这里面就排除了因为没有收到银行的催款通知或者其他的催款文书,而没有按时归还的行为,持卡人没有接到有关通知或者文书,过了一定的期限没有归还的,不属于“恶意透支”。

  2、恶意透支信用卡诈骗犯罪是故意犯罪,因此在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这是该行为非常重要的构成要件。“非法占有”是区分“恶意透支”和“善意透支”的一个主要界限,只有具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进行透支的才属于“恶意透支”,才构成犯罪。

  这次司法解释中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结合近年来的司法实践列举了六种情形,比如明知无法偿还而大量透支的不归还;肆意挥霍透支款不归还;透支以后隐匿、改变通讯方式,逃避金融机构的追款等。这些情形都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表现。

  3、明确了“恶意透支”的数额,“恶意透支”的数额是指拒不归还和尚未归还的款项,不包括滞纳金、复利等发卡银行收取的费用。

  4、根据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在法院未判决或者公安机关未立案之前,偿还了这些透支款息的,从轻处理或者不追究刑事责任,这样既依法追究那些“恶意透支”的诈骗行为,同时又发挥法律的警示和教育作用,尽可能地缩小刑事打击面。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修改〈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于12月1日起施行。其中,恶意透支信用卡,数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将被认定为刑法规定的恶意透支信用卡“数额较大”;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五百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在五百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规定的“数额特别巨大”。

  综上所述,根据行为的恶意性以及损失财产的标准来定罪量刑,最高无期,最低五年。这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的信用卡套现量刑标准是怎样的。还有其他需要了解的法律知识,欢迎上找法网的法律平台,在线的律师会随时会对于疑问进行专业的律师咨询解答。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恶意透支信用卡两万怎么量刑
您好,建议立马报警处理,追究相关人员法律责任,具体情况需要调查后定性,等破案后得到赔偿。
现在信用卡透支定罪金额是多少
起始金额是5万元。量刑问题根据是否构成什么犯罪,综合考虑犯罪动机、主观恶性、社会危害性、是否累犯、有无自首、立功 认罪态度、是否具有从轻或者减轻情节,是否符合犯罪构成要件等因素确定。建议及时委托律师担任辩护人,会见在押人,收集有利的证据材料,依法辩护,寻找法定或者酌定 从轻、减轻的情节,争取从轻、减轻处罚的最好结果。
律师解答动态
上海普通高中“云”原则上不接受本市范围内转学,仅户籍迁入或外省市回沪等特殊情况可申请,且需满足居住证
申请追加或法院认为审理查明案件事实需要追加。
法院诉讼费缴纳会有短消息通知的,多留意,收到通知及时缴纳。
孙志伟律师
孙志伟律师
12分钟前
你好,你说的情况建议你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应诉
孙志伟律师
孙志伟律师
13分钟前
你好,你说的情况建议你咨询食品安全局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