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中的犯罪主体是谁

更新时间:2021-05-10 17:19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是一个涉及很多主体的罪。并且国有企业是有分狭义以及广义的区别,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个知识点,因而更不知道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中的犯罪主体是谁。那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中的犯罪主体是谁呢?以下由找法网编辑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主体界定范围

  犯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包括董事长、副董事长,董事,经理、副经理,厂长、副厂长等。有的学者认为还应包括监事。我们认为,这种理解有悖立法原意,扩大了本罪的主体。因为监事的职责性质、范围与董事、经理具有很大的不同,是属于监督性质的。一般来讲,他们不能够利用自己职权的便利(不具有决策、经营权)来从事竞业活动;再者,即使从事竞业活动,其危害性也远远小于董事、经理的同类行为,未达到刑法规制的合理性必要性。国有企业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是指企业资产全部为国家所有或者由国家控股经营的企业;狭义仅指企业资产完全为国家所有的企业。

  在我国通常用狭义,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对国有企业进行不同的分类。如按照是否国家直接经营可分为国营企业和非国营国有企业(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按照中央和地方关系可分为中央国有企业、地方国有企业和中央与地方合营国有企业;按照垄断和非垄断之标准可分为垄断性国有企业和竞争性国有企业;按照企业形态划分可分为公司制的和非公司制的国有企业。公司制国有企业,即国有公司,包括两个以上国有企业或者两个以上国有投资主体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和国有独资公司。董事是国有公司的权力机构——董事会的成员,包括执行董事。经理是指负责公司日常经营管理工作的高级管理人员。包括总经理、经理等。此外在非公司制的国有企业担任厂长(矿长)经理职务的,也在本罪的主体范围之内。对于负责公司、企业核心工作,如生产、销售等的副经理、副厂长等也可构成本罪的主体。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五条规定,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利用职务便利,自己经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公司、企业同类的营业,获取非法利益,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如何量刑

  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利用职务便利,自己经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公司、企业同类的营业,获取非法利益,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董事、经理不得自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公司的营业或者从事损害本公司利益的活动。从事上述营业或者活动的,所得收入应当归公司所有。董事、经理除公司章程规定或者股东会同意外,不得同本公司订立合同或者进行交易。

  董事、经理违反本法规定自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公司同类的营业的,除将其所得收入归公司所有外,并可由公司给予处分。

  犯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有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包括董事长、副董事长,董事,经理、副经理,厂长、副厂长等。有的学者认为还应包括监事,因而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分析。以上便是找法网编辑为您整理的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中的犯罪主体是谁的相关内容。如果有其他的疑问,欢迎咨询找法网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律师解答动态
你好,应诉问题给你解答
李琦律师
李琦律师
2分钟前
关于老人丧葬费报销的问题,需要区分不同情况来分析:首先,如果老人退休前有工作单位并缴纳过社保,其直系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分钟前
挂名法人被要求为公司贷款签字风险很大。若公司无法偿还贷款,挂名法人可能被追究责任,面临信用受损、限制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3分钟前
这种“充值99到账200元”若真是骗人,可能涉嫌欺诈。遇到这种情况,先保留好充值记录、相关聊天或宣传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