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的立案标准怎么确定

更新时间:2018-08-24 17:42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是指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利用职务便利,自己经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公司、企业同类的营业,谋取非法利益、数额巨大的行为。那么,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的立案标准怎么确定呢?找法网小编为您解答。

  我国刑法第165条规定:“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 经理利用职务便利,自己经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公司、企业同类的营业,获取非法利益,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下面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该罪的立案标准:

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的立案标准怎么确定

  一、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的立案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十二条规定: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利用职务便利,自己经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公司、企业同类的营业,获取非法利益,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对于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利用职务之便,非法经营同类业务的行为,通行的做法是将其视为不正当竞争行为,加以严格禁止,即竞业禁止是公司董事、经理的一项特殊义务,其目的在于防止上述人员利用其特殊地位损害公司利益,为自己或他人谋利。我国《公司法》第149条规定: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五)未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同意,利用职务便利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属于公司的商业机会,自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所任职公司同类的业务。(这里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当然也包括国有企业、公司的)

  公司法并未对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的,要求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修订后的刑法增加了这类犯罪。根据刑法第165条的规定: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利用职务便利,自己经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公司、企业同类的营业,获取非法利益,数额巨大的,构成犯罪。

  由此可见,构成本罪,必须符合两个条件:

  1、是指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利用职务便利,自己经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公司、企业同类的营业。

  2、获取非法利益数额达到10万元以上的。

  二、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的构成

  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是指国有公司、企业董事、经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自己经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公司、企业同类的营业,获取非法利益,数额巨大的行为。本罪的主要特征:

  1、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只能由国有公司、企业董事、经理构成。

  2、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并具有获取非法利益的目的。

  3、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有公司、企业的利益。

  4.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利用职务便利、自己经营或者为 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公司、企业同类的业务,获取非法利益,数额巨大的行为。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要素:

  第一,行为人须利用职务便利,是指利用自己担任国有公司、企业董事、经理的有利地位和掌管国有公司、企业的产供销、人财物的便利条件。

  第二,自己经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公司、企业同类的营业。这是客观方面的基本特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行为人要有为自己或为他人经营的行为;二是行为人的经营行为与其任职公司、企业的营业属于同类,当然包括同一种营业。

  第三,行为人获取非法利益数额巨大。

  三、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的认定

  (一)罪与非罪的界限。第一,从主体上区分。本罪的主体是国有企业的董事、经理。因此,国有企业的董事、经理以外的其他工作人员以及非国有企业的董事、经理人员的竞业行为均不构成犯罪;第二,从竞业的范围上区分。如果行为人的竞业与其职务无关,未利用职务便利,竞业的范围与行为人任职的国有公司、企业不属于同类的则不构成犯罪;第三,从行为人的主观上区分。本罪只能由故意构成,过失不构成犯罪;第四,从非法获利的数额上区分。行为人只有非法获利数额巨大时,才构成犯罪。如果非法获利数额尚未达到数额巨大的标准,则不构成犯罪。

  (二)此罪与彼罪的界限。

  1、本罪与为亲友非法牟利罪的区别。第一,主体不同。本罪的主体为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后罪的主体为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第二,主观要件不同。本罪一般是为自己谋取非法利益,后罪是为自己的亲友谋取非法利益;第三,行为方式不同。本罪是行为人利用职务便利自己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其任职公司、企业同类的营业,后罪是行为人利用职务便利实施为亲友牟取商业利益的行为;第四,定罪情节不同。本罪以获取非法利益数额巨大为定罪标准,后罪以危害行为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为定罪标准。

  2、本罪与商业受贿罪的区别。第一,客体不同。本罪的客体是竞业管理制度和国有公司、企业的利益,后罪的客体是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职责的廉洁性和不可被收买性;第二,主体的范围不同。本罪的主体为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后罪的主体为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第三,主观目的不同。本罪的目的是为自己获取非法利益,后罪的主体是为他人谋取利益;第三,行为方式不同,后罪是行为人利用职务便利,索取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而不具有非法竞业行为;第四,犯罪数额的规定不同。本罪以数额巨大为定罪情节,后罪以数额较大为定罪情节,以数额巨大为加重情节。

  (三)犯罪形态问题。本罪为结果犯,如未获取数额巨大的非法利益的则不构成犯罪,故不存在故意犯罪中的犯罪形态问题。

  (四)一罪与数罪。实施本罪同时实施为亲友非法谋利罪的则构成数罪,并应实行数罪并罚,但是如果行为人违反商业秘密保护的法律法规,获取、披露其所任职的国有公司、企业的商业秘密在非法经营中运用的,如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则与本罪构成牵连犯,从一重处断。

  以上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有关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的立案标准怎么确定的内容,希望能帮助大家。综上,构成本罪,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指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利用职务便利,自己经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公司、企业同类的营业。二是获取非法利益数额达到10万元以上的。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非法经营罪立案量刑最新标准是什么意思
关于非法经营罪的最新立案量刑标准,它是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的。一般来说,如果情节较轻,可能会受到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处罚,并需要缴纳罚金。但如果情节特别严重,刑期将会超过五年,并可能面临更严重的罚金或财产被没收的风险。对于单位犯罪,不仅会处罚单位本身,还会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和其他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在判断具体处理方式时,会综合考虑案件的具体情况、相关法律规定以及司法实践经验。
非法经营罪立案标准量刑标准最新版是什么
针对非法经营罪的量刑标准,会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评估。一般情况下,犯罪者可能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需支付罚金。若情节严重,刑期将更长,并可能涉及财产没收。对于具体的处理方式,需结合案件实际情况。建议寻求专业法律意见以获得更准确的解答。
非法经营罪的量刑标准是什么意思
非法经营罪的量刑基于其行为的严重程度。普遍情况下,违法者可能会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需支付一定数额的罚金,罚金数额通常为违法所得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对于特别严重的情况,如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严重扰乱市场,刑期将超过五年,并可能面临更高的罚金或财产没收。法院在判决时,会全面考虑犯罪行为的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针对非法经营罪,应视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法律途径进行处置。
相关知识推荐
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定罪标准
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定罪标准
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
问题没解决?立即咨询律师
平台保障
优选律师
快速响应
#3分钟内获得解答
去咨询
非法经营立案标准
非法经营立案标准
非法经营罪
没有想要的解答?推荐咨询本地专业律师
平台律师团
已服务 9.9万人
响应 2分钟内
7x24小时在线服务
针对性解决方案
咨询我
律师解答动态
吊车十几米以上的吊车,可十几年了,已经作业十几年了,可是单位没有申报,他一直拖拖拖,没给你申
王强律师
王强律师
1分钟前
大连市企业离休人员病故后丧葬费标准一般按当地规定执行,通常是上一年度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一定倍数。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分钟前
回执单丢了也能查报案详情。可以尝试登录当初报案用的线上平台,看能否在上面找到报案记录和详情。要是没有
什么情况5万进不去,他为什么不给他精神抚慰金?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