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犯罪的构成条件是什么
更新时间:2019-09-02 13:43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在很多犯罪案件中,除了单人作案形式,还有多人作案,我们称之为共同犯罪。共同犯罪中会牵扯到刑罚分量等问题。那么共同犯罪的构成条件是什么?共同犯罪如何处罚?我国共同犯罪的分类标准是什么?接下来让找法网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共同犯罪的构成条件是什么
1、必须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需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这也是包括了法人、单位等法律拟制的人。
2、共同犯罪人的主观意思必须是共同犯罪上的故意。
3、共同犯罪人的可观意思必须是共同实施犯罪的行为。
4、共同犯罪人的行为必须是共同犯同一件犯罪事情。

二、共同犯罪如何处罚
1、主犯如何处罚
刑法第26条第3款和第4款对主犯的刑事责任问题作了专门规定。根据这一规定,主犯的刑事责任可分两种情形: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对其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2、从犯如何处罚
刑法第27条第2款规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从犯的刑事责任是同主犯应负的刑事责任相比较而言,比主犯应受到的刑罚处罚要轻。但也不是说,所有的从犯实际受到的处罚一定比主犯轻。因为主犯可能具有从轻或者减轻甚至免除处罚的情节(例如自首),当从犯没有这样的情节时,当然不应随主犯的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而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3、胁从犯如何处罚
由于胁从犯是被胁迫而参加的,从主观上不是完全出于自愿或者自觉,从客观上说胁从犯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也比较小,是共同犯罪中社会危害性最小的共同犯罪人。因此,刑法第28条明确规定: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4、教唆犯如何处罚
根据我国刑法第29条的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这是对教唆犯处罚的一般原则,因此,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起次要作用的是从犯。
三、我国共同犯罪的分类标准
我国刑法对共犯的分类,学者们一般认为采纳的是混合分类法,又称折衷分类法:以作用分类法为主,将共同犯罪人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同时兼顾分工分类法,考虑到教唆犯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将其加为法定的共同犯罪人种类之一。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有关共同犯罪的构成条件是什么的全部内容,共同犯罪分为一般共犯和特殊共犯即犯罪集团两种。一般共犯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而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如果您还有其他方面的问题,请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提供专业的律师为你解答疑惑。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共同犯罪的法律构成要件有哪些
共同犯罪处理复杂,需确定主从犯。主犯是组织、领导或起主要作用者,从犯起次要或辅助作用。主犯按全部罪行处罚,从犯可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共同犯罪的要件是什么,最新的规定是什么
共同犯罪的要件包括:
1、客观方面表现为各共同犯罪人所实施的行为;
2、主观方面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
3、主体条件是两人以上,包括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以及法人、单位等法律拟制的人。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而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分别按照各自所犯的罪进行处罚。
此外,在共同犯罪中,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被称为主犯。
请问一下,不成立共同犯罪的有些什么
不构成共同犯罪的几种情形:
1.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
2. 二人以上共同犯罪,但没有共同犯罪的意思联络;
3. 实行过限行为不属于共同犯罪;
4. 事前无通谋的事后帮助行为不成立共犯。
在共同犯罪中,主犯是指在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如果三人以上为了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则被称为犯罪集团。对于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将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进行处罚。而除了上述规定以外的其他主犯,应按照其所参与的或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进行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