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刑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犯罪中止有两种结果:没有造成损害或是造成了损害。我国《刑法》对这两种结果分别制定了处罚原则,即没有造成损害的,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减轻处罚。换言之,是否造成损害,不是构成中止犯的基本要件而是处罚中止犯的量刑因素。
犯罪中止的构成要件有以下这些:
1、时间条件:中止行为发生在犯罪预备阶段或实行阶段,既遂之前。
2、主观条件:行为人出于自己的意志放弃了自认为可以完成的犯罪,中止犯罪的动机在所不问。
3、客观条件:在实行行为终了前,行为人自动放弃继续实施犯罪行为;在实行行为终了后、不采取有效措施就会发生犯罪结果时,行为人亲自积极采取措施有效防止既遂结果的发生。
《刑法》第二十四条【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会判刑。但比照犯罪既遂的量刑从轻、减轻处罚,犯罪危害不大的可以免除处罚。
比如故意杀人,成了判死刑,砍半死不砍了判无期,光比划吓唬的进公安局受教育。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有前科的犯罪中止如何处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有前科的犯罪中止,如果有造成损害的,应当接受刑事处罚,不过应当减轻处罚。如果没有造成损害的话,就应当免除处罚。大家如果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上找法网咨询平台,在线律师会为大家进行专业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