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中止形态有哪些

更新时间:2018-08-28 10:17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而未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我国刑法上的犯罪中止可以分为自动放弃犯罪的犯罪中止和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两种类型,那么,犯罪中止形态有哪些呢?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了相关内容,以供大家参考。

  在实践中,犯罪中止形态有哪些呢?跟着找法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阅读完以下内容,一定会对您有所帮助。

  一、犯罪中止形态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犯罪中止进行不同的分类,主要有以下三种分类法:

犯罪中止形态有哪些

  1.预备中止、实行未了中止和实行终了中止

  根据发生的时空范围不同,可将犯罪中止分为预备中止、实行未了中止和实行终了中止三类。

  (1)预备中止。是指发生在犯罪预备阶段的犯罪中止,其存在的时空范围是始于犯罪预备活动的实施,终止于犯罪实行行为着手之前。具体来讲,是指行为人在犯罪为了实行犯罪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犯罪预备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而成立的犯罪停止形态。(2)实行未了中止。是指发生在行为人着手犯罪实行行为以后,实行行为尚未终了之前的犯罪中止。具体来讲,是指行为人在着手犯罪实行行为而未终了之前,自动放弃犯罪而成立的犯罪停止形态。

  (3)实行终了中止。是指发生在行为人的实行行为已经终了但特定的犯罪构成要件结果尚未发生之前的犯罪中止。具体来讲,是指行为人在实行行为终了以后作为构成要件的犯罪结果发生之前,自动放弃犯罪并有效地防止该犯罪结果发生而成立的犯罪停止形态。

  2.消极中止和积极中止

  根据对其成立是否要求行为人做出一定积极的举动之不同,可以将犯罪中止分为消极中止和积极中止。

  (1)消极中止。是指只需行为人消极停止犯罪行为的继续实施便可以成立的犯罪中止。预备中止都是消极中止,实行未了中止一般也属于消极中止。

  (2)积极中止。是指不仅需要行为人停止犯罪行为的继续实施,而且还要积极有效地实施一定行为去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才能成立的犯罪中止。实行终了中止都是积极中止,也有一小部分实行未了中止属于积极中止。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积极中止的社会危害性要比消极中止大。

  二、中止犯的处罚原则

  按照刑法第24条第2款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要正确地适用这一处罚原则,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对中止犯采取从宽处罚原则。

  2.对中止犯采取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原则。

  3.对中止犯采取必减主义。

  4.注意中止犯与刑法第13条“但书”的关系。对中止犯适用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原则的前提是行为人的行为人的行为虽然未达到犯罪既遂,但还是已经达到足以构成犯罪的程度,如果行为人的行为属于刑法第13条“但书”规定的“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情形,应不认为是犯罪。

  上述文章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了“犯罪中止形态有哪些”的相关内容,中止行为本身不是犯罪,而是刑法所鼓励的行为;犯罪中止形态则是犯罪的状态,应当负刑事责任。希望上述内容对您有所帮助。若您有需要,建议咨询找法网专业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未成年犯罪的原因有哪些呢
未成年人只对8项重罪承担刑事责任。
是犯罪中止吗
没有入室之后呢?他在室外干什么?是离开了还是在外边等候他人?分得财物了吗?请将上述情况告知。
律师解答动态
如果网贷是丈夫个人债务且过户行为无恶意逃避债务情形,通常可过户给妻子。若是夫妻共同债务,未经债权人同
可以收集相关证据材料保险理赔
刘江律师
刘江律师
1分钟前
一般来说,如果合同中未明确约定车辆须符合新标准等相关条款,且签订合同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双方具备民事
你好,被诈骗可以报警处理
你好,你说的情况想主张什么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