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中止应当如何认定与处罚?共犯中止如何认定?

更新时间:2018-11-07 14:47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根据刑法规定,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因而未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那么,犯罪中止应当如何认定与处罚?共犯中止如何认定?下面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一般我们在法律上是鼓励犯罪中止的,犯罪中止包括自动放弃犯罪和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有的犯罪分子可能在犯罪预备的阶段时就停止的犯罪活动,这种我们一般称为主动放弃犯罪,若在犯罪实施过程中停止了犯罪行为,则为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一、犯罪中止应当如何认定

  我国刑法第24条第1款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根据这一规定,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因而未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犯罪中止包括自动放弃犯罪的犯罪中止和自动有效的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两种。

  自动放弃犯罪的犯罪中止,是指行为人在犯罪实行过程中,自动放弃实施或者继续犯罪。因而使犯罪未完成的犯罪停止形态。自动放弃犯罪的犯罪中止具有下列特征:

  1、必须是在犯罪预备或者犯罪实行过程中放弃犯罪,这是成立犯罪中止的前提条件,如果犯罪行为已经完成并达到既遂状态,则不能成立犯罪中止。因此,一般认为,犯罪既遂以后自动返还原物或者自动赔偿损失的行为,如盗窃犯在盗窃他人财物后又将窃取的财物归还原主,或者贪污犯贪污公款后又秘密退还公款的,都不能成立犯罪中止,而只能以犯罪既遂论处。其自动返还赃物的行为只能在量刑时作为酌定情节予以考虑。

犯罪中止应当如何认定与处罚?共犯中止如何认定?

  2、必须是自动放弃犯罪,这是犯罪中止的实质性条件,首先,必须要求行为人自认为能够继续实施。其次,认定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还必须要求确实是出于行为人本人的意志而自动放弃犯罪,而不是出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主客观原因而被迫停止犯罪。

  3、必须是彻底放弃犯罪。所谓彻底放弃犯罪,是指行为人彻底打消了继续并完成犯罪的念头,彻底放弃实施自认为可以继续实施并完成的犯罪行为。

  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是指行为人实施完毕犯罪以后,犯罪结果出现之前,自动采取措施有效地避免犯罪结果发生,因而使犯罪未完成的犯罪停止形态。

  二、放弃能够重复实施的行为的定性

  放弃能够重复实施的行为,是指行为人实施了足以导致法定犯罪结果出现的第一次侵害行为,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没有得逞,在能够重复实施同一性质的侵害行为并造成预期的犯罪结果的情况下,出于自己的意志自动放弃继续实施侵害行为,因而使犯罪未完成的犯罪停止形态。对于这种放弃能够重复实施的行为应当如体定性,有的主张按犯罪未遂论处,有的主张按犯罪中止论处,有的主张具体分析、区别对待。

  我们认为,在讨论如何对放弃能够重复实施的行为定性时,应当把犯罪行为理解为一个行为整体,一个由多个具体动作或者数个单独行为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发展过程。按照这样的观点理解犯罪行为,就应当认为放弃能够重复实施的行为完全符合犯罪中止的特征,应当按照犯罪中止论处。

  三、犯罪中止应当如何认定

  关于犯罪中止的处罚原则,各国有无罪说、不罚说和折中说之分,目前各国立法例多采取对中止犯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做法。

  我国刑法对中止犯采取必减免主义。刑法第24条第2款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根据这一规定,对于中止犯,只要其犯罪行为没有实际造成损害结果,则定其罪而免其刑。如果其犯罪行为造成了一定损害结果的,则应当减轻处罚。这体现了我国刑法对犯罪中止行为的肯定和鼓励。

  四、共犯中止如何认定

  共犯中止是指在共同犯罪中,部分犯罪人自动中止犯罪的行为。应当视情况区别对待:

  1、在简单共同犯罪中,共犯都是实行犯,共犯中有一人决定中止后,然后极力劝说其他人放弃犯罪,如果其他人接受了劝告,放弃本来可以继续下去的犯罪,全案都是犯罪中止;但是,如果一人中止后,其他共犯不愿意中止,但中止者采取了有效措施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中止者成立犯罪中止,其他不成立;如果一人中止,虽然阻止或者他人但未能阻止危害结果发生,由于不具备有效性特征,所以不能作为中止犯认定,只能在量刑时酌轻。

  不过有一种情况,如果中止者采取了一定措施,有效地中断自己先前行为与犯罪的联系(消除“原因力”),即使后来发生危害结果,仍然可以认定为中止。

  2、在复杂共同犯罪中,实行犯中止犯罪,教唆犯应认定为未遂的教唆;帮助犯有一定的从属性,实行犯中止犯罪,帮助犯不知道,对其应按照犯罪预备认定,反过来,教唆犯、帮助犯要中止犯罪,对教唆犯来讲,必须阻止实行犯实施犯罪,使实行犯打消犯罪的念头,才构成中止,而帮助犯应采取有效措施,抵消自己的帮助行为对共同犯罪所起的作用。

  3、中止犯如果向有关机关报告,司法机关采取了有效措施制止了犯罪,应认定为中止。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得关于犯罪中止应当如何认定与处罚以及共犯中止如何认定的内容。综合以上问题,可以看出,犯罪中止理解和认定的难度,随着刑法学理解研究的深入以及司法实践的总结完善,相信对犯罪中止的模糊认识最终会消除。

  猜您还想知道:

  犯罪中止的处罚原则

  ◆如何认定犯罪中止造成的损害?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律师解答动态
二伯五保户,目前生病,村里找人护理3000块要我爸监护人出,而且五保卡被村里拿走了
您可能遭遇了“套路贷”,建议立即停止还款并报警,保留证据寻求法律援助。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激活后若无质量问题,一般不支持退货。建议先与商家协商。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分钟前
法院做法可能是对的。如果这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那你老婆名下财产也可能被执行。现在你得先确认这是不是
你好,这边是看具体的案情情况的呢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