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预备是如何处罚的

更新时间:2019-07-02 17:33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考虑到实际情况中犯罪行为存在几个阶段,不同阶段的认定及处罚标准不一样,法律把实施犯罪之前的准备工作认定为犯罪预备行为。虽然在犯罪预备阶段没有实施犯罪行为,但是仍然触犯了刑法,需要追究刑事责任。那么犯罪预备是如何处罚的呢?下面找法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答。

  一、犯罪预备是如何处罚的

  刑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构成犯罪预备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犯罪分子主观上具有某种犯罪目的;

  (2)犯罪分子为实施某种犯罪而进行了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犯罪预备行为;

  (3) 犯罪预备行为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被阻止在犯罪预备阶段的某一点上。刑法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犯罪预备是如何处罚的

  二、如何认定犯罪预备行为?

  (一)有犯罪预备行为

  即有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常见的预备行为有5种:

  1、准备工具;

  2、练习犯罪的手段,比如说,为了扒窃,练习扒窃的技能;

  3、进行犯罪前的调查,比如说,盗窃之前的踩点,杀人之前了解被害人的情况;

  4、排除实行犯罪的障碍,比如说,要盗窃、抢劫的时候先把人家的狗给毒死;

  5、勾引共犯,其中也包括为了实施某种犯罪而组织犯罪集团,这种组织、参加犯罪集团的行为也是犯罪的一个预备行为,比如说,为了盗窃和抢劫而勾结共犯或者组织犯罪集团就是盗窃、抢劫的预备行为。

  但是,如果行为人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的,属于实行行为。因为这两种犯罪集团是刑法分则直接禁止的犯罪行为。大家一定要注意具体常见的预备行为。因为关于预备行为,刑法分则是没有具体规定的,刑法分则规定的都是实行行为。所以说,对犯罪预备行为一般掌握只有根据上述的归纳总结。

  (二)具有犯罪的目的

  即是为了实施某一个犯罪,这个对决定预备行为的性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观意图对行为的性质具有很大的主导作用。如果他没有犯罪的意图,磨刀仅仅就是为了杀猪,就是一个合法的行为。通过这个例子还可以说明一个问题,预备行为本身因为在分则没有具体规定,脱离了犯罪目的往往看不出它的犯罪性,这是要注意的。另外就是一个行为之所以成为犯罪的预备行为,取决于支配行为的犯罪意思,这一点很重要。

  (三)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没有能够“着手”

  所谓意志以外的原因,是指足以阻碍行为人着手实行和完成犯罪的因素。

  三、对预备犯罪的处罚原则是什么?

  犯罪预备行为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犯罪预备形态则是犯罪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停留在预备阶段的停止形态。我国刑法理论一般认为,行为符合犯罪构成是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根据,犯罪预备行为也有其犯罪构成,它是一种具备修正的构成要件的犯罪未完成形态。这是追究犯罪预备行为的刑事责任的法理根据。犯罪预备行为虽然尚未直接侵害犯罪客体,但已经使犯罪客体面临即将实现的现实危险,因而同样具有社会危害性。因此,犯罪预备行为同样具有可罚性。同时考虑到犯罪预备行为毕竟尚未着手实行犯罪,还没有实际造成社会危害,刑法又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关于犯罪预备是如何处罚的相关问题进行的解答。虽说犯罪预备行为未造成损害,但已具有动机和目的性,同样有可罚性。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意志以外的因素不足以阻碍行为人继续着手实行犯罪的,应认定为犯罪预备阶段中止,与犯罪预备是有区别的。若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在线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算不算犯罪,该怎么处罚
关键是数额多少,年龄多大?
请问中国少年犯罪是如何处罚的?
该问题要看具体情况而定,不可一概而论
律师解答动态
您好,离婚相关法律问题和诉求可进一步沟通
‌驾驶员条件(人证)‌1.基础资质要求‌:年龄:一般为21-60周岁(部分城市女性限55周岁)。‌‌
你好,被骗有报警吗?公安有受理吗?
您好,平台退款问题建议咨询平台客服介入解决。
潘炯律师
潘炯律师
1分钟前
你好,具体这边现掌握有什么证据呢?可以详细说说。我是潮汕本地律师,如有疑问,欢迎交流。
敲诈多少钱?什么时间方便沟通一下?
如果是工伤的话,及时申报工伤认定,然后劳动能力鉴定,具体以劳动鉴定结果为准。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