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预备与犯罪中止的界定

更新时间:2019-03-25 17:02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犯罪预备,是指做实施犯罪前的准备工作。如预备犯罪工具、创造犯罪条件等。还未正式实施犯罪。那么犯罪预备与犯罪中止的界定是怎样的呢?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一、犯罪预备与犯罪中止的界定

  1、行为人在犯罪预备的过程中,着手实行犯罪之前而停止实施犯罪行为的,属于预备形态的中止。当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在实行犯罪的过程中中止犯罪行为的,是犯罪实行形态的中止。例如甲携带凶器去杀乙,路上遇到几名治安联防队员,治安联防队员并不知道甲的目的,走了。后来,甲内心悔悟,打消了杀人的意念,返回家去,因而未着手实行杀人行为。甲的行为构成预备阶段的中止。

犯罪预备与犯罪中止的界定

  2、实行阶段的中止,是指在犯罪的实行过程中,自动地中止了实行行为。例如,甲在杀乙的过程中,见乙痛苦呻吟的惨状,产生了怜悯之心,中止了杀人行为。甲的行为构成实行阶段的中止。又如,甲携带凶器拦路抢劫,黑夜中遇到乙便实施暴力,乙发现是自己的熟人甲,便喊甲的名字,甲一听便住手,还向乙道歉说:“对不起,认错人了。”甲的行为属于实行阶段的犯罪中止

  二、犯罪预备与犯罪中止的区别

  1、停止的时间点不一样。犯罪预备是犯罪着手之前开始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时候;而犯罪中止则是在犯罪既遂之前的任何时间段中都可以发生。

  2、二者停止的原因不一样。犯罪预备是由于意志以外的因素而造成的,而犯罪中止是由于行为人自己自动放弃犯罪而造成的。前者是“欲而不能”而后者是“能而不欲”。

  3、概念不一样。犯罪预备,是指做实施犯罪前的准备工作;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自动有效的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是犯罪中止。

  4、处罚不一样。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犯罪预备,是指做实施犯罪前的准备工作;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自动有效的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是犯罪中止。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犯罪预备与犯罪中止的界定的相关资料,欢迎大家阅读。如需了解更多,欢迎来找法网咨询相关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区分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
犯罪未遂是已经完成犯罪但是由于客观原因没有打成目的。犯罪中止是已经实施犯罪因为主观原因放弃事实犯罪
律师解答动态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分钟前
打麻将输钱不给一般不建议报警,因为参与打麻将赌博本身可能违反治安管理规定。解决方案可以先尝试与朋友私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6分钟前
这种情况可先和原学校沟通,说明学籍没转走且孩子想回来读书的情况,争取协商解决。若沟通无果,联系接收学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9分钟前
对方欠6万换手机号,先尝试通过其他渠道找他,像共同朋友等。若实在找不到人,也别慌,你手里有借条、转账
您好,您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32分钟前
发现错误转账后,先尝试联系对方,说明情况并要求退回款项。保留好转账记录等证据,若对方愿意退还,顺利解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35分钟前
你领养小狗时双方形成了事实上的领养关系。怀孕后让原主人收回,原主人拒绝,你将狗狗送出去也属无奈之举。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