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犯罪记录封存记录制度的意义

更新时间:2013-02-27 11:2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未成年人犯罪往往一失足成千古恨。根据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我国拟建立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以使未成年罪犯更好地回归社会。新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六条对犯罪的未成年...

  未成年人犯罪往往“一失足成千古恨”。根据“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我国拟建立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以使未成年罪犯更好地回归社会。

  新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六条“对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第二百七十五条“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

  未成年犯罪记录封存记录制度具有以下几点意义:

  (1)未成年人的心理生理都在发育过程中,他们的犯罪带有很大的或然性。对他们的犯罪记录封存后,使得他们在人生的成长中,不会因为这样的记录耽误上学、招工,影响前程。

  (2)新刑诉法规定未成年轻罪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无疑具有重要的历史性意义。这一规定在我国法律上正式确立起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它体现了我国针对未成年人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刑事政策,也契合世界刑事立法的潮流和改革趋势。

  在对涉罪未成年人进行必要惩戒之后为他们提供宽松的环境和继续发展的空间,此次刑诉法确立的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正是这样带有积极意义的“良法”。

  (3)这一制度的订立也是符合国际公约和与国际接轨的大势所趋

  《联合国保护被剥夺自由少年规则》中规定:“释放时,少年的记录应封存,并在适当的时候加以销毁”,《联合国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标准规则》中也规定,对未成年罪犯的档案应严格保密,不能让第三方利用,也不得在其后的成人诉讼案件中加以引用。

  我国作为这两项国际公约的签署国,也有义务逐步完善国内现行法律体系,建立起与国家承诺一致的未成年人司法制度。

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相关问题,小编为您推荐:

未成年人犯罪 

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实质要件

什么是未成年人犯罪?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刑事辩护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99630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未成年犯罪记录封存
有关机关会处理好的。
未成年犯罪记录封存
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法院会处理好的。
未成年犯罪记录封存
您好,2013年以后,未成年犯罪记录封存是全国施行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未成年犯罪记录是封存的,违法记录封存不
什么样的违法记录,具体还是要看
团伙组织未成年违法社会治安活动罪
认定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罪的主观故意,需考虑组织者是否明知自己是在组织未成年人实施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这包括直接故意,即组织者明确知道自己的行为违法
未成年人网络暴力判处几年
未成年人若有网络暴力行为,应当由公安机关对其处以相应的行政处罚,责令其停止对他人的侵害;若其已满十六周岁并构成侮辱罪的,应当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处罚。法律
未成年人故意伤害致轻伤的量刑问题
未成年故意伤害致轻伤,如满16岁需承担刑责。处理时需考虑未成年人的年龄、心理等因素,采取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可依法从轻或减轻处罚,同时引导其认识错误、积极
我被语言暴力,导致想自残,施暴者是未成年,施暴者能判刑吗?
可判刑,但需视情况而定。如施暴情节较轻,可能处拘留或罚款;如情节严重构成犯罪,根据《刑法》规定,可判有期徒刑等。同时,需关注受害者心理状况,及时提供心理辅导等帮
满14周岁和其他未成年人欧打未成年致轻微伤,抢了300块钱怎么判??
这个可能涉嫌抢劫,具体量刑要看犯罪情节等。
我在网上找回了账号,账号价值90元,然后对方公司要来找我,我是未成年14岁,会被判刑吗?
一般情况下,找回自己账号不会触犯法律,无需处理。如涉及违法行为,应配合调查并说明情况。选择处理方式时需根据实际情况和法律法规,必要时可寻求专业法律帮助。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