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毒品罪量刑】以贩卖为目的而非法收购毒品的认定

更新时间:2012-12-18 17:45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运输毒品罪量刑】以贩卖为目的而非法收购毒品的认定在理论上与司法实践当中肯认以贩卖为目的而非法收购毒品构成贩卖毒品罪是容易的,但如何从诉讼证据的角度去认证“以贩卖为目的而非法收购毒品”则存在一定困难。举例如,行为人从外地购买大量毒品X克,供称其购买

  【运输毒品罪量刑】以贩卖为目的而非法收购毒品的认定

  在理论上与司法实践当中肯认以贩卖为目的而非法收购毒品构成贩卖毒品罪是容易的,但如何从诉讼证据的角度去认证“以贩卖为目的而非法收购毒品”则存在一定困难。举例如,行为人从外地购买大量毒品X克,供称其购买的目的既用于销售也用于吸食,并查证其销售了Y克,这部分得到证人证言的印证,其余部分行为人供述称用于个人吸食。X克远远大于Y克。行为人贩卖毒品的数量认定为X克或者Y克将导致对其量刑的巨大差异。对此,实务中有两种认定方法,第一种方法是认定行为人贩卖毒品的数量是X克,依据是《全国法院审理毒品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中规定,对于以贩养吸的被告人,被查获的毒品数量应认定为其犯罪的数量,但量刑时应考虑被告人吸食毒品的情节。第二种方法是认定行为人贩卖毒品的数量是Y克,依据是最高人民法院法函〔1995〕140号《关于办理毒品刑事案件适用法律几个问题的答复》中规定,对被告人购买一定数量的毒品,但只查明其贩卖了其中的一部分,其余部分已由被告人吸食的,应当按已查明的销售数额确定其贩毒的数量。笔者认为,这两种方法及据以认定的依据与上述案例之间是有差异的。第一种方法当中的依据是针对以贩养吸的行为人如果被查获毒品如何认定的情况,第二种方法当中的依据是针对不能证明购买者主观目的时如何认定的情况。而在上例当中,行为人的一部分毒品被吸食,另一部分毒品被交易,并没有任何被查获的毒品实物,所以上例并不适用第一种依据。同时,上例当中的行为人在购买毒品时并非主观目的无法证明,而是其供述兼具有贩卖与吸食的双重目的,并不同于第二种依据中所述的单纯购进。基于这样的判断,实务当中有人主张,应从有利被告的原则出发,既然只能查实行为人贩卖了Y克,就只能认定行为人贩卖毒品Y克。笔者认为,上述案例当中,应当认定行为人贩卖毒品的数量是X克。但在认定的理由与第一种方法相比,有需要重述的地方。首先,从目的角度来看,行为人非法收购毒品的行为具有双重目的,即这一行为是在双重目的支配之下,因此可以说贩卖目的是可以支配行为人非法收购行为的,也就是说行为人非法收购之后的毒品在其主观故意所涵括的范围之内。行为人吸食这一非法目的并不能阻却其犯罪的目的。比如说,行为人在盗窃他人财物时除具有非法占有目的之外,还可能有其他的目的,甚至于是合法的目的,但这样的目的不能阻却与减损行为人的犯罪目的。其次从实务中认定的角度来看,对于毒品犯罪的案件,在证据的采信上是有其特殊性的,严厉打击的刑事政策内容影响了采信证据的标准。不可否认的是,除毒品死刑案件之外,一般的毒品案件与普通刑事案件相比,证据证明力的要求上要低,这是由毒品犯罪案件的性质与危害性及证据固有的特征所决定的。以上述案例为例,如果采第二种认证方式,将不能有效打击毒品犯罪,定罪量刑与行为人的社会危害性不相称。正是因为基于这样的政策考量,所以司法解释才会将“以贩卖为目的非法收买”也认定为贩卖,否则从文义解释的角度出发,有“贩”亦有“卖”才能称得上贩卖。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非法持有毒品和非法运输毒品是不是一样定罪
您好,如果持有十克以下是不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但是十克以上就是可能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情节较轻的是三年以下量刑,最高可能判处无期徒刑,具体的需要结合案件本身判断。运输毒品的话不论数量多少都能构罪,十克以下可能判处三年以下,50g以上最高可能判处死刑。建议尽快委托律师辩护,微信电话同号
请问非法持有毒品罪和非法运输毒品罪如何界定?
两者有竞合关系,首先定非法运输,如果构不成非法运输就定非法持有
涉嫌非法持有毒品罪和非法运输毒品罪如何定罪
要看具体犯罪行为的定性。建议赶紧委托律师会见尽早了解案情。
律师解答动态
工地领导擅拿你私物,构成侵权。可依据《民法典》第1165条要求其返还或赔偿;物品价值较大或拒不归还,
王硕律师
王硕律师
1分钟前
你好,请详细说一下你这个问题的具体情况,看看怎么处理比较好
李迎律师
李迎律师
4分钟前
您好,我们可以帮助你聊聊
您好:公司通过知识产权实缴注册资本后发生股权变更,涉及的税种主要有印花税、个人所得税或企业所得税等,
可以描述案件具体情况
代海侠律师
代海侠律师
11分钟前
您好:公司说要去医院证实你的病情,这种行为通常是合法的。用人单位依法享有用工管理权,有权对病假证明的
郑宗煜律师
郑宗煜律师
14分钟前
你好我们可以帮助到你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