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犯罪故意算犯罪吗

更新时间:2021-08-10 09:07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犯罪故意这一概念,相信绝大多数人都并不是很清楚的,其实它是作为一个法律术语来使用的,在确定犯罪行为的时候是会涉及的,因此我们就需要对这一方面有一定的认识。那么下面找法网小编为你整理了没有犯罪故意算犯罪吗的相关知识,欢迎阅读,希望能帮到你。
一、

没有犯罪故意算犯罪吗

  不是没有犯罪故意就不造成犯罪。除了主观故意之外还有过失犯罪的。《刑法》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刑法》第十五条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没有犯罪故意算犯罪吗

二、

犯罪过失的种类有哪些

  1、疏忽大意的过失: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前提是行为人能够(应当)预见。应当预见的内容是:法定的危害结果。

  2、过于自信的过失:已经预见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的心理状态。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有认识的过失,而疏忽大意是无认识的过失。

  3、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的区别:相同:两者都认识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都不希望危害结果发生。区别:(意志上)间接故意放任危害结果发生,结果的发生符合行为人的意志,过于自信的过失是不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结果的发生违背了行为人的意志;(认识上)间的主观上考虑避免结果的发生,客观上也没采取的措施;过于自信过失则考虑到可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用语上),一个是明知,一个是预见。

  过失的认定:

  1、认定疏忽大褐的过失应当从分析行为入手,根据行为本身的危险程度。行为的客观环境以及行为人的知能水平,判断行为人在当时的情况下能否预见结果的发生。

  2、认定过于自信的过失:不能将合理的信赖认定为轻信能够避免;不能将遵循了行为规则的行为认定为过于自信的过失。

三、

犯罪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区别

  犯罪的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同属犯罪故意的范畴。二者的相同之处在于,从认识因素上看,二者都明确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从意志因素上看,二者都不排斥危害结果的发生。二者不同之处在于:

  (1)从认识因素上看,直接故意的行为人是认识到危害结果的必然发生或可能发生;而间接故意的行为人是认识到危害结果的可能发生。

  (2)从意志因素上看,直接故意是希望即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而间接故意是放任结果发生。有观点认为,明知结果的必然发生而持放任态度时,也应属于间接故意。我们认为不存在行为人认识到结果必然发生而加以放任的情况,因为放任是对危害社会的结果采取了听之任之的态度,其前提是危害结果存在发生与不发生这两种可能性时,只有如此,行为人才可能存在发生也可以不发生也可以的心理态度。

  相信大家看了上面的介绍多多少少也应该知道,没有犯罪故意有可能构成犯罪的,我国还存在着过失犯罪,因为除了主观故意之外还有过失犯罪的,这点大家要注意。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有关没有犯罪故意算犯罪吗的相关内容,希望能为您提供帮助。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律师解答动态
想拿高中毕业证又不想读高三,可和学校沟通,看能否办理休学保留学籍,之后参加学业水平测试,若各科成绩合
保交产权证书是否靠谱得看具体情况,如果是正规途径、正规流程下承诺保交,一般相对靠谱;但要是对方没实力
早上好,马上为您的咨询即将接入人工回复v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分钟前
73年当兵可能有补贴政策。若符合条件,比如参战、残疾、年老体弱且生活困难等情况,可享受相应补贴。可查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分钟前
合同没到期能否退押金,得看具体情况。要是合同里有约定没到期退租押金不退,那一般按约定来。但如果没这约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5分钟前
学校权属确定得看当初捐资和土地投入时的约定,如果没约定,原小村捐资和提供土地对学校建设有贡献,有一定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5分钟前
先看和对方签的合同有无退款相关约定。若有,按约定来;若没有,因没学过且不想学了,可和对方协商退款,说
我也要提问